【赛迪网讯】日本是一个位于太平洋西岸的岛国,国土面积只有37万平方公里,约占全球陆地面积的约1/400。但是,从其地理位置、地形、地质、气象等自然条件以及人口密度来看,日本是一个地震、台风、暴雨、火山等自然灾害易发的国家。根据日本内阁府的资料,在1997年至2006年全世界发生的6级以上的905个地震中,日本发生了187个地震,占20.7%。
其中,几件重大的自然灾害和公共安全方面的危机事件不仅给日本造成了很大的损失,而且也震撼了全世界。1995年1月17日发生的阪神大地震尤其严重,这次地震死亡人数达到6400多人,4.4万人受伤,25万栋房屋受到不同程度损坏(数字来源于新华社)。
阪神大地震的教训是,虽然防震抗灾的科学技术越来越发达,但是,地震使电话系统、市政系统等瘫痪,受灾信息的收集和传达等出现问题,这表明了现代文明社会的脆弱性。由于信息不畅通,导致政府对地震的先期处置滞后,大城市的地震危机管理能力不够。
为了吸取这些教训,日本政府对其防灾减灾体系进行了改革,从综合防灾管理转向危机管理体制,并努力向BCM发展。
制定BCP应对地震灾害
日本政府加强了对地震受损情况的预测工作,来进一步增强危机管理能力。2006年3月,日本政府中央防灾会议的专门调查会公布了东京发生内陆直下型大地震受灾情况预测。预测情况为:假如冬季傍晚6点(风速6m/s)、东京湾北部发生地震6.9级时,预计约2800人死亡,其中,占51%的约1400多人因火灾死亡。受伤者预计约75000人,其中,约11000人(约15%)为重伤。为此,很多企业根据预测情况,在原有的防灾计划的基础上,从业务持续发展的角度制定了业务持续计划(BCP),确保在地震时业务的持续运行。
丰田汽车公司建立了名古屋港发生地震后的备份运输路线和应急体系,改变平常的零部件和成品车的物流路线,改为东京和大阪的港口,确保地震等灾后的业务持续发展。
日立成立了负责安全管理和保安工作的风险对策部。这一风险对策部制定了地震对策大纲。在地震对策大纲中,日立对BCP在经营中的重要地位作了如下的叙述:“发生大地震时,不仅会产生设施等物品的损失以及伴随业务停止的利益损失,还有可能产生连锁地将顾客卷入其中的业务停止,进而丧失客户和顾客。”
地震紧急速报系统
今年6月14日,日本北部发生了7.2级强震,并未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很多企业通过 地震紧急速报系统得到预警,在地震波来临前的4~10秒内采取了应急措施,确保了业务不受损失。日本一家著名的电子电器生产公司在地震到来4.5秒前成功地停止了生产线。
地震速报系统是利用地震两个波——P波和S波传递的间隔打一个时间差来进行应急。地震发生时,首先传递开来的是P波,随后是破坏性更大的S波,离震源越远,两个波之间的时间间隔就越长,大概为2~20秒之间。当地面监测点监测到P波后,随即通过卫星或其他线路将地震预警信息发到电台、电视台、企业或一些普通家庭的电视和专用的接收器上。这样,居民和企业可以在破坏性的S波到来之前进行最后的防备。
富士通集团公司的子公司富士通FIP,于2006年1月开始在神奈川县的数据中心安装地震紧急速报系统。根据速报,数据中心马上发出警报,这样不仅可以保护在中心的员工的安全,而且可以保护客户的数据。该公司还把数据中心的客户系统与地震应急速报系统连接在一起。当地震紧急速报传到时,数据中心马上与在其他地区的备份中心连接,备份系统开始进行备份处理。2006年夏天,富士通FIP在所有地区公司都安装了地震应急速报系统,把地震警报信息用宽带传送到员工的电脑上,同时,安装了能够把地震速报信息转换成专用信息设备的信息(如图1)。
此外,日本从2007年10月15日开始,通过现有的因特网线路和电脑,提供“The Last 10Second”(最后10秒钟)的地震紧急速报Web服务。
![]()
图1 富士通FIP在数据中心引进了地震紧急速报系统。左图的接收器把烈度和地震波到达的时间等数据通过线路传到右图的警报器,使右图警报显示灯启动,信息系统马上进行应急备份。
![]() 图2 灾难来临,企业引入BCP与没有引入BCP业务恢复情况对比。
链接:
从综合防灾管理转向BCM
根据日本危机管理学会原田泉理事的研究,在日本,政府的危机管理真正从“业务持续”的视点开展是从2005年开始的。以信息安全领域为例,日本经济产业省信息安全政策室在2005年4月制定了《业务持续计划制定指导方针》。
此外,日本内阁府的中央防灾会议在“用民间和市场的力量提高防灾能力的专门调查会”中设置了企业评价和业务持续工作组,从防灾减灾角度推进政府和企业的业务持续管理。2005年7月,日本政府中央防灾会议修改了国家的《防灾基本规划》,增加业务持续管理的内容。
2005年8月,日本制定了《业务持续计划指导方针》。国家的中小企业厅在2006年2月,以中小企业的防灾为对象,制定《中小企业BCP制定运用方针》。
与政府相呼应,民间部门的行动也很快。日本经济团体联合会在2006年10月设置了与防灾有关的委员会,研究讨论企业应对灾害时的业务持续管理。在半导体行业,SEMI Japan在2004年7月公布了面向半导体产业的业务持续指导方针。2006年~2007年,SEMI Japan的大约一半准会员已经制定完毕或正在制定BCP。 |
从日本抗击地震看企业构筑BCM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日本大地震一晃八年,福岛发生了什么变化?
日本人的舍弃之道
日本的建筑物为什么能百年防震?请看看这些细节!
东日本大地震灾民元旦看日出 祈愿重建与幸福
“圣诞老人来了100人!”向日本东北地震灾区民众传递笑容与梦想
地震过后的日本
日本地震如何自救避险?这些常识很多人都不知道!
地震来了,10条告诉你处在地震带的日本人是如何面对地震的
避难6年后 福岛县村民返乡参加成人节仪式
日本震后河水逆流疑海啸前兆 震后救人的原则是什么?
揭日本奇葩任性“习俗” 国人直呼无法接受 共用浴缸
日本的防震减灾教育体系
防灾减灾日 看日本如何打造完善的防震减灾系统
太淡定了 地震瞬间,日本餐厅发生的惊人一幕!无人逃命
汶川一震就倒的学校,在日本最安全
地震瞬间日本餐厅发生的惊人一幕! 信任的背后承载质量
日本熊本抗震救灾有新特点
在日本“防灾达人”是如何炼成的?
日本的房屋为什么震不倒?
日本地震后物价不升反降?
日本学校无惧强震的启示
记者观察:日本人面临地震时的镇定源自对防灾机制的自信
惊叹!地震都震不倒日本的房子 抗震能力满分
中国学校在毒地上建造 日本学校在地震中不倒
大地震发生时日本人在干什么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