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走出去”,积极“引进来”
随着海外对中国关注度的提高,中国媒体“走出去”的步伐越来越大。2007年5月,《中国新闻周刊》日文版——《月刊中国NEWS》正式在日本出版发行。中文版《中国新闻周刊》的内容被精选,由日中通信社翻译成日文,并编辑成册。《月刊中国NEWS》传承了中文版《中国新闻周刊》的风格,目标受众锁定为受过高等教育、关心国际事务并关注中国发展的日本知识型读者。其内容多为民众关心的深度报道,如2008年第3期内容涵盖物价、中医、改革开放30周年、日中友好缔结30周年等多方面,共计118页,零售价格880日元(约60元人民币)。《月刊中国NEWS》采取市场化运作方式,在选择报道内容时,就注意日本受众的需求,在每月4期《中国新闻周刊》中挑选适合日本读者阅读的内容。其发行渠道包括遍及日本全国的数万家书店、便利店和地铁站,已经进入日本主流杂志发行渠道。 其实,中国在鼓励媒体“走出去”的同时,也很注意把海外媒体“引进来”,让海外媒体看到真实的中国。自1964年中日两国开始交换记者以来,越来越多的中国媒体向日本派出记者。40多年来,中国向日本派遣记者近两百次、120人以上,目前中国驻日记者近40人。他们代表所在媒体的立场和形象,在日本不断开拓着采访活动和与日本媒体的交流活动。日本向中国派遣记者累计近千次,420人以上,目前大约近百人,不断向日本大众报道中国。前不久,在日本引起收视高峰的NHK大型电视系列节目《中国铁路大纪行》是“引进来”的成功案例。该节目以日本演员关口知宏的中国铁路之旅为线索,记录沿途风景、人物、风俗、生活样式,体验中国地域之宏大,中国文化之深厚,在日本取得不俗的收视率。记录片关注中国各地的见闻,叙述不偏不颇,向日本民众介绍了一个较为真实、生动的中国。据报道,日本NHK的此次采访活动得到中国外交部、国家广电总局、铁道部以及沿途各地政府的大力协助。 (作者为日本早稻田大学传播学博士)
|
走进日本的中国媒体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日本拉面为啥也能叫拉面?
为什么日本人比中国人吃得更干净、更安全
日本获210个中国古方专利:谁才是中医没落的元凶?
日本二玄社:复制中国古代书画,我是世界第一
观察|应对老龄化,日本零售业启示录
日本人的魔改三国,已经进化出了200斤的貂蝉
文化|2020日本插画大奖得奖作品公布,多位中国设计师获奖
低生育、低增长社会的好公司什么样?日本企业给你这些答案!
一脉相连!日本的这种“粽子屋”,来自中国的传承
中华图腾龙不再是传说?中国第一条真龙现身日本,结果被制成标本
“傅春林日本艺术馆”即将开启
从王振鹏到姜立纲——日本展出温籍名画
日本毗沙门天雕像与中国文化渊源
云卷云舒凝聚东方神韵 “现代中国美术展·纸”日本开幕
为什么日本在亿万富豪人数上远远落后于中国?
台州与日本茶文化交流(当代篇 )
林胜煌、闵一鸣、林洲、王国建四人个展将在日本福冈展出
日本长盛不衰的“三国热”
日本水果有多贵?
日本和尚可以娶妻生子,还很受日本女孩欢迎,这是为什么呢?
日本盆景大师馆落户如皋花木大世界
日本彩色动画电影开山作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致敬
日本几乎没有黑人移民, 那么在日本的黑人都是从哪里过来的?
在日本“山口组”碰到这个中国黑帮会怎样?山口组:我们绕道走
后藤俊夫:长寿企业大国日本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