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其他 >> 正文
高科技成为日本防震救灾的有力武器

 新华网东京1月14日电 千岛群岛附近的太平洋西北海域13日下午发生里氏8.3级地震。地震发生后仅12分钟,日本气象厅就向北海道太平洋沿岸东部和鄂霍次克海沿岸发出了海啸警报,日本广播协会电视台中断了正常节目,滚动播放来自各地观测台的地震烈度、海浪高度等实时信息,北海道旅客铁道公司则紧急停运了20多趟列车。 

    日本能及时、准确地发布灾害预警信息,并在灾后迅速应对,得益于日本在防震救灾中使用的大量高科技。 

    日本气象厅和消防厅在全国每个市、町、村至少设一台地震仪。同时,防灾科学研究所还在全国各地设高灵敏度地震仪1800台,宽带地震仪70台,强地震仪约1000台。高灵敏度地震仪通过捕捉人们感觉不到的微震,立体监测地壳内部的岩石运动,宽带地震仪主要监测超长周期的固体潮。这两种地震仪全天候向防灾科学研究所传送数据。 

    此外,太空中的卫星为防震救灾提供了通信支持。如2006年底升空的技术试验卫星8号,其大型天线可使与卫星通信的地面移动终端尺寸缩小到手机大小,使救灾工作更加方便。根据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2005年4月公布的宇宙开发20年长期计划,日本将有效利用观测卫星和通信卫星应对灾害,用多颗卫星同时观测受灾情况,并构筑能及时通过手机向人们发出警报的卫星网。 

    对普通人来说,获得地震信息的重要途径是手机,因此许多防震救灾的技术开发都围绕手机展开。日本总务省正以具备接收地面数字电视电波功能的手机为基础,开发一套灾害报警系统。地震、水灾等灾害发生后,如果将地面数字电视的电波发送到这种手机上,处于关机状态的手机可以自动开启。利用这套系统,相关部门能及时向受灾者发送灾害状况和避难路线等信息。 

    日本SGI等公司则开发出一种在自然灾害发生后确认人身安全的系统,其中的关键装置是可以上网并带有全球定位功能的手机。中央和地方救灾部门通过网络向手机用户发送询问是否安全的电子邮件,用户可以通过手机邮件回答“平安”或“受伤不能动”,这样,在救灾总部的信息终端上就会显示每个用户的准确位置。 

    日本在信息家电和机器人技术方面颇有心得,这两个领域的很多技术被灵活运用于救灾。日本2005年在全国完善和推广了紧急地震速报系统,一旦地震仪捕捉到震源传来的纵波,这一系统能在3-5秒后发布地震速报,电脑接到地震速报后,可在造成灾害的横波到达之前,通过互联网切断连接在网络上的家电设备的电源,减轻灾害损失。京都大学副教授中西弘明利用会飞行的机器人搭载全球定位系统,研制成监测台风和地震灾害的无人系统。神户市一家国际救援系统研究机构开发的救援机器人能够感知人的体温,并能拍摄到被埋在瓦砾中的幸存者。 

    目前,日本一方面大力研发新技术用于防震救灾,一方面将已经问世的新技术推广应用,希望能将地震带来的灾害降到最低。(记者 钱铮)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本大地震一晃八年,福岛发生了什么变化?
日本人的舍弃之道
日本的建筑物为什么能百年防震?请看看这些细节!
东日本大地震灾民元旦看日出 祈愿重建与幸福
“圣诞老人来了100人!”向日本东北地震灾区民众传递笑容与梦想
地震过后的日本
日本地震如何自救避险?这些常识很多人都不知道!
地震来了,10条告诉你处在地震带的日本人是如何面对地震的
避难6年后 福岛县村民返乡参加成人节仪式
日本震后河水逆流疑海啸前兆 震后救人的原则是什么?
揭日本奇葩任性“习俗” 国人直呼无法接受 共用浴缸
日本的防震减灾教育体系
防灾减灾日 看日本如何打造完善的防震减灾系统
太淡定了 地震瞬间,日本餐厅发生的惊人一幕!无人逃命
汶川一震就倒的学校,在日本最安全
地震瞬间日本餐厅发生的惊人一幕! 信任的背后承载质量
日本熊本抗震救灾有新特点
在日本“防灾达人”是如何炼成的?
日本的房屋为什么震不倒?
日本地震后物价不升反降?
日本学校无惧强震的启示
记者观察:日本人面临地震时的镇定源自对防灾机制的自信
惊叹!地震都震不倒日本的房子 抗震能力满分
中国学校在毒地上建造 日本学校在地震中不倒
大地震发生时日本人在干什么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