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其他 >> 正文
地震多发国家日本防震抗灾有高招 值得学习借鉴

中新网东京1月13日电 千岛群岛今天发生8.3级地震,随后日本北海道的东部地区很快发出海啸警报,本州岛的东部地区也发出较低程度的海啸警报。地震发生之后,日本当地政府已要求民众到地势较高的地方去避险。 

  位于亚洲东北部的日本,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地震多发国家。1923年9月1日,日本关东地区发生大地震,致使14.3万人死亡,其中90%的人是被地震引起的大火烧死的。仅在近几十年中,又发生过不少大规模强烈地震,例如,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2004年的新潟地震和2005年的福冈西部洋面地震。一次又一次的地震灾难,一次又一次的惨痛教训,使日本人逐渐形成了防震抗灾的意识和观念,特别是将科技手段运用其中,以保护生命和财产尽可能不受或少受震灾的伤害和损毁。在这方面,日本人进行过有益的探索和尝试,积累了不少宝贵经验。他们十分注重和强调的是,“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抵御自然灾害”。

  加强对地震的科研。“日本全国各地都设有地震探测仪,研究人员可及时对来自探测仪的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这是一位外国地震研究人员对日本地震科研现状的评价。他还认为,“日本的地震研究条件,称得上世界第一”。在日本,人们的防震意识已经渗透到了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家里的稍高一些的家具,为了防止它在地震时倒下来砸伤了人或物,都有专门把这些家具与墙壁或天花板固定的装置。而摆放的如音响,电视,或一些容易损坏的工艺器皿等,在其四角处都有可以专门固定防滑的胶皮垫。 

  提高国民的防震抗灾意识和技能。在日本国内,有关防震抗灾方面的知识教育,可以说相当普及。人们不仅要知道和了解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更要掌握相应的防范技能。日本社会的各行各业,经常会举行各种形式的防震防火演习。从小培养防震抗灾意识,就是其中的一个成功做法。如东京都内的小学,每个月都要举行这类演习,以便小学生在真正遭遇地震等灾难时,不但不会慌乱,而且还知道如何规避和救助。

  制定应急预案,防患于未然。地震发生后有可能会引起火灾、水灾、瘟疫、断水、断电、交通瘫痪、人为恐慌和社会骚动等,特别是灾难突如其来,且又是大规模发生,往往容易造成抢救不便。因而日本各地、各部门和各个单位,大都能在灾前制定应急预案,从而达到抗灾减灾之目的。这种意识和观念还反映和体现在市政规划和基础建设方面,如房屋、道路等的建设,事先应尽可能将防震抗灾因素考虑进去。

  大力开发防震抗灾用品产业。根据不同的用途和需要,日本现已研制出各种防震抗灾用品。例如,具有一定防火功能的紧急避难用品包,内有各类物品27件,其中包括矿泉水、饮用水装运桶、压缩饼干、手摇发光灯、防尘口罩、防滑手套、绳子、固体燃料、急用哨子、护创膏、药棉和绷带等。此外,还研发生产了压缩内衣、无水洗涤剂和手摇充电收音机等用品。可以认为,日本在防震抗灾用品的研发和生产方面,基本形成了一个产业。

  如何依靠科技防震抗灾,尽量减少震灾损失,日本的许多宝贵经验和成功做法,可以为他人所借鉴和运用。在日本,为预防地震并尽可能减低危害,日本内阁府内设有一中央防灾会议,会长历来由日本首相担任,以引起全国的高度重视。 (关新)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本大地震一晃八年,福岛发生了什么变化?
日本人的舍弃之道
日本的建筑物为什么能百年防震?请看看这些细节!
东日本大地震灾民元旦看日出 祈愿重建与幸福
“圣诞老人来了100人!”向日本东北地震灾区民众传递笑容与梦想
地震过后的日本
日本地震如何自救避险?这些常识很多人都不知道!
地震来了,10条告诉你处在地震带的日本人是如何面对地震的
避难6年后 福岛县村民返乡参加成人节仪式
日本震后河水逆流疑海啸前兆 震后救人的原则是什么?
揭日本奇葩任性“习俗” 国人直呼无法接受 共用浴缸
日本的防震减灾教育体系
防灾减灾日 看日本如何打造完善的防震减灾系统
太淡定了 地震瞬间,日本餐厅发生的惊人一幕!无人逃命
汶川一震就倒的学校,在日本最安全
地震瞬间日本餐厅发生的惊人一幕! 信任的背后承载质量
日本熊本抗震救灾有新特点
在日本“防灾达人”是如何炼成的?
日本的房屋为什么震不倒?
日本地震后物价不升反降?
日本学校无惧强震的启示
记者观察:日本人面临地震时的镇定源自对防灾机制的自信
惊叹!地震都震不倒日本的房子 抗震能力满分
中国学校在毒地上建造 日本学校在地震中不倒
大地震发生时日本人在干什么想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