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歌舞伎 >> 正文
看那张白脸!--日本歌舞伎诞生400周年

这星期是日本歌舞伎诞生400周年的纪念日,在日本各地有很多仪式感很强的纪念活动。而这些活动或歌舞伎本身,对于不了解歌舞伎文化的异邦人的联想总会有如下两个:首先是鬼!看不出性别的白脸人浮现在幽暗的背景前,拖着比京剧还长的唱腔,舞台上似乎还飘着浮世绘的落叶;其二是“伎”字引发的误读,还有艺妓在日本电影里的频繁现身。我们不能排除歌舞伎这个行业的江湖身份,即使是“国粹”也是来源于民间,有它自己辛酸的成长历程。
  
  误会无可厚非,现在的日本,AV小电影肯定比歌舞伎要出名无数倍。而且,坐落在东京的歌舞伎町是闻名全球的红灯区,是旅游旺地。那么真正的歌舞伎是什么呢?

  在日本传统艺能中,歌舞伎是非常有名的(还有能剧和俳句)。歌舞伎是从民间艺能“风流”演变而成的,据说是从7世纪初,一位在出云大社从事女祭司工作、名叫阿国的女子来到京都从事宗教性的念佛舞蹈时开始的,由于将非公认的女性歌舞加进了新兴的天主教徒风俗,使人觉得新奇,故被命名为为“倾奇踊”,因“倾奇”发音为“KABUKI”,后人便音译成“歌舞伎”。

  1629年,当时政府曾以“伤风败俗”的理由禁演歌舞伎,后来政府规定歌舞伎可以复活,但只能演“物真似狂言”(模仿狂言),不久就演变成了只有男性演出的歌舞伎。现在的歌舞伎中,由被称为“女形”的男演员出演女性角色就是由此而来的。以往一场到底的形式,也改成拉幕式的多幕剧,剧情更向现实主义方向发展。之后歌舞伎又将日本民俗花道搬上舞台,同时引进西洋演剧的旋转舞台,从舞台延伸到观众席的“花道”(演员通过的走道),具有演员与观众合而为一的效果。

  其后,歌舞伎逐渐演变成现在的样子。

  周作人曾作惊叹:日本摹仿中国文化,却能唐朝不取太监、宋朝不取缠足、明朝不取八股、清朝不取鸦片。再想想日本的茶道、禅宗和歌舞伎,恰恰是这种兼收并蓄构成了日本文化的独特性。在文化保护方面日本有其独到之处,歌舞伎走过了400年的漫长历史,不知道这种凄凉的载歌载舞还能向前走多久?(费邦仁)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文化: 没有了

  • 下一篇文化: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本国粹歌舞伎演绎全日空飞行安全演示
    传统文化包装动漫题材新派歌舞伎《NARUTO》东京上演 赴日游客也成潜在受众
    日本歌舞伎不仅世袭而且还有专属家纹
    参观东京皇居:发现日本小学生着装打扮很奇特
    日本红灯区成主妇赚外快场所
    颠覆世界观 日本女人们又放大招了
    日本红灯区 成主妇学生赚外快场所
    走进日本牛郎的开放生活
    奇怪的日本文化大解析1
    日本著名的大型红灯区:歌舞伎町一番街
    记者手记:浓妆背后的故事——走近日本唯一男艺伎
    日本奢靡夜生活:歌舞伎町
    繁华东京生活的潜规则(下)
    东京生活的潜规则(下)
    日本舞台上表演的木偶剧:文乐
    日本舞踊解说
    深入日本歌舞伎
    新宿歌舞伎町的前世今生
    日本歌舞伎现场揭秘变身绝技
    在日本看一场歌舞伎表演要花多少钱
    日本的情色产业并不依赖于整体经济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本文乐木偶剧
    日本所独有的一种戏剧:歌舞伎
    拥有两百多年的传统的琦玉县小鹿野歌舞伎
    日本“歌舞伎”面膜 让你瞬间变脸戏剧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