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瞭望智库;作者:陈言
在天上飞了三个小时,笔者从北京到了东京。路上,笔者用日本雅虎搜索“日本制造”(Made in Japan),“日本制造衰退”六个字立即出现在手机屏幕上。
在路边买几份报纸杂志,经济版的内容与眼下的日本大选几乎没有什么关联,各大媒体都在关注“日本制造”——神户制钢数据造假、日产汽车在产品安全检查时的敷衍,加上不久以前的东芝公司、奥林巴斯公司账务造假、高田生产的安全气囊造成人身事故等旧闻。
这种氛围给笔者一种强烈的感觉:日本制造已经进入到了一个非常严峻的时期。
逆转:日本人难以再造辉煌
俗话说“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30年,似乎确实是一个发展与转换的周期。
30年前,笔者带着一个旅行箱来日本留学。
那时,日本很忙:民众忙着买房子、买家电,企业忙着国内外的投资。
来日本留学前,笔者已经在河南农村做过三年农活,知道如何割麦子、搓玉米粒,还做过木工、车工等工作。
到了日本,笔者看到农村全自动化的生产、工厂里密集的机器和商场里五花八门的产品,惊得瞪大了眼睛——一台机器能顶河南农村一个生产队的人力了。
那时,日本确实是个制造业大国,机械化程度之高,中国简直没得比!
30年后,再来到东京时,有些当年的老朋友已经不在世了,他们的子女却没能继承父辈的辉煌:在过去的二十多年时间里,这个国家处于相当失落的状况。
国际国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数据很能说明问题:
1987年,日本GDP为2.51万亿美元,中国只有0.33万亿美元;
2016年,日本GDP为4.93万亿美元,中国11.21万亿美元。
30年间,日本GDP增长了96.41%,而中国增加了3396.96%;
30年前,日本经济规模是中国的7.6倍,而现在仅相当于中国的43.97%。
根源:革新停滞与经济失落
30年前,笔者来日本时,箱子里装着牙膏、榨菜、饼干等,因为日本物价太贵、电子产品太好,要尽可能地节省生活费,多买一些电子产品带回国。
现在,大多数中国人都带着空箱子来日本,采购化妆品、时装、日用品回国,因为便宜、好用。
近些年,日本产的家电、汽车、电子产品在中国卖得不是很顺畅,从价格、外观到性能,“日本制造”吸引力越来越低。
并且,在过去30年里,日本制造业大量向国外转移,很多企业只将新产品的研究开发、发展战略部门放在国内。
这个设想本身不错,如果世界“日本化”了,日本企业的这种发展模式能够维持下去。
但是,人们很快发现,虽然日本企业很努力地开发新产品,但是这些产品并未如预想那般风靡全世界。
日本企业做出了随身听,将磁带转变为光盘(CD),又将CD进化为小型MD,还将大型计算机小型化,开发出了手提电脑。
但是,当电子产品数码化,手机集通话、音乐播放、摄像等功能为一体,成为人们手中最重要的电子产品时,日企没有推出任何一款广受世人青睐的产品。
为什么会这样?在制造方面,国外的日资工厂沿用本国生产模式,并未出现制造管理革新。并且,笔者发现,现在的日本工厂和20年前有很大的不同:一个工厂内,正式员工、合同工、临时工穿不同的服装;
正式员工在不断“白领化”,他们成了管理者、监督者,其中很多人已经脱离了一线生产岗位,把精力投入到应对企业内部的各种文件、填写相关项目表单上;一线上发生了什么?该如何改进产品?对这些人而言,只是一纸空文。
企业依旧需要有靓丽的财务报表,定期向股票市场报告最新经营情况——报表不够靓丽,股价就会立即下滑。在生产成本下压空间有限的时候,也只有让更多的人从正式工变合同工、合同工变更为廉价的临时工,这样才能缩减人力成本,使企业利润“好看”一些。
可以说,技术革新的停滞使新产品与日企无缘,生产一线的临时工化,让劳动者与消费市场脱节——这些因素限制着日本经济的增长,留下的只有持续的失落。
丑闻:只是一次集中爆发
众所周知,日企员工对企业很忠诚,对上司下达的命令执行起来一丝不苟。不过,这得有个前提:经济形势大好、企业利润丰厚。
一旦经济下行,日企潜藏的各种矛盾就会爆发。
比如日产汽车,在日本国内外口碑相当好。让人难以想象的是,日产的汽车在出厂前进行最后的安全检查时,负责检查的员工并不具备相关资格。
媒体揭露出日产的问题之后,企业似乎对巨大的经济损失、品牌损失无动于衷,依然让不具备从业资格的人员从事相关工作。
神户制钢公司的产品在日本很多企业是免检的,然而,百余年积攒下来的口碑毁于一旦。产品出厂前并未经过检查程序,负责人随手写上一个数字应付用户,这种现象在过去十余年时间里一直存在。
一位曾在神户制钢工作过四十多年的朋友对笔者说到这些时,自己都难以置信:为什么这样的现象能在企业里维持如此之久?
“绝对服从上司的命令,是我们每个在神钢工作过的人的特点。一旦领导决定这么做,大多数人会听之任之。”很多时候,日本企业的问题一旦暴露出来,就会像挖山芋似的,不断发现更新、更大的问题。
至于东芝的账务造假,该和日本国家的核电政策有关。2005年,东芝斥资53亿美元并购几年前英国企业只花了十几亿美元就买下的美国西屋核电公司,始作俑者是日本政府——日本政府把大力发展核电的消息透露给东芝,让东芝不计成本买下西屋公司。
很快,日本出台相关政策,核电要成为日本的主要电力来源之一。东芝似乎得了大便宜。然而,2011年3月,东京电力公司福岛核电站发生了核泄漏事故,日本所有核电站都停了下来,建新核电站几乎没有可能,东芝出现巨额亏损。
此时,日本政府积极推进核电出口政策,东芝需要“表面上的风光”,能走的也只有造假账一条路了。那一万亿日元的假账,大概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造出来的。
未来:一蹶不振成为常态
从羽田机场乘轻轨,很快就能到达品川;接着,换车经过滨松町、一路向西驶去,便是神田地区,三菱汽车总部、东芝总部、神户制钢的东京分公司就在沿线。
在秋日蒙蒙的细雨中,悬挂在最显眼地方的这些企业广告、公司标识看上去有些昏暗。
如今,总部设在滨松町的东芝实际上已经四分五裂:将家电部分卖给了美的集团、最赚钱的医疗部分卖给了佳能公司、最有前途的半导体部分则卖给了美日韩联合体。
日产汽车经济损失巨大、品牌严重毁损,将召回上百万辆汽车,重新检查安全性能。
神钢公司大量产品召回、订单损失使企业在今后数年乃至十几年里面临经营困难。管理层将被追究责任,引咎辞职大约是他们最好的结局。
在经济上升期,企业丑闻往往会被总体大好的形势渐渐淡化,再寻找其他机遇重新获得发展。但是,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企业就很难东山再起,东芝等日企的一蹶不振已成为一种常态。
“我们是真正的保守派。”这里传来参加竞选的候选者的呼声。
现在,政党、企业的诉求已经不是革新、改革,保守在成为一种社会心理。如果没有媒体的曝光,很多企业也许还会继续造假账、偷工减料。日企的深刻教训值得所有国家的企业深思:
发现问题后,应该及时公开所有相关信息,避免丑闻长期发酵;及时“动手术”处理相关问题,才能尽可能地减少企业损失;疏于对生产一线的管理是问题的最根本原因,管理者必须了解生产一线的实际情况;账务造假迟早会露陷,这条路在哪都行不通。
(作者系日本企业(中国)研究院执行院长)
(注:本文所有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均不代表凤凰国际智库立场)
欢迎关注凤凰国际智库官方微博:http://weibo.com/ifengp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