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日本的风俗业,各位很可能“嘿嘿嘿”一笑。
事实上,根据日本《关于风俗营业等规制以及业务适正化等法律》的规定,以下场所皆是风营法的管理对象:营业面积超过66平方米,并提供跳舞等场地;提供客人饮食的营业、提供客人饮食的营业:比如夜店、牛郎店;提供饮食的舞厅;舞厅、迪斯科;照明度较暗的饮食店,如酒吧;麻将馆等带有赌博性质的娱乐场所、街机厅、游戏中心等娱乐场所等等。
风俗业对日本经济的繁荣作出了重要的贡献。日本的性风俗产业自上世纪五十年代起至今发展已超过六十年,逐渐形成了一个从业人士超过30万人,年产出约2兆3千亿元日币(约合1400亿人民币),占日本国内GDP约0.4%的巨型产业。英国《金融时报》估计,日本风俗业的年营业额超过600亿欧元。
历史悠久的风俗业
日本风俗业历史悠久,在神社服务的女性被认为是最初的卖春女。
奈良时期(710-794年)卖春女已遍布各地,人数上万。
室町时期(1336年-1573年),卖春女开始做微公娼正当营业。幕府还设立“倾城局”针对其收取税金。
明治时期,1872年10月2日政府发布规定,禁止以年季奉公等名目进行人身卖卖,并解放娼妓、艺妓。然而,这种突然的政府指令并未给娼妓带来真正的解放,无法为娼妓解决基本的生存问题。许多娼妓因无法生存不得不重操旧业。营业者们也纷纷请愿希望能继续经营。为了应对这种局面,“明治六年到八年”各个府县颁布了相关规定认可卖春行为。于是产生了国家层面的禁止和府县认可的矛盾局面。
二战后,战后由政府主导的风俗 业 成 立1945 年 内务省警保局长田中楢一便向各厅及府县长官发出“关于外国驻军特殊慰安设施”的指令,为驻军建立“性慰安设施”作为“性防波堤”来保护日本女性不受侵害。于是,风俗业者代表于8月26日成立R·A·A协会(Recreation and Amusement Association),即“特殊慰安设施协会”,并于8月29日得到警视厅的批准。随后,他们打着招聘“女事务员”的口号募集慰安女性。据统计,当时在该协会服务的女性多达7万余人。然而,这一现象也伴随了许多问题,如相关疾病。
1946年1月,美军某部队的病菌携带者达68%,虽然盟军总部要求日本政府实施强制检查,但收效甚微。1946年3月,盟军总部便下令禁止士兵进入协会,协会很快便倒闭了。无奈之下,日本政府于1946年11月14日制定了“取缔私娼,防止私娼出现及保护对策”,在政策中命令废除工厂,禁止卖春等行径。但同时又指定了“特殊饮食店”区域,要求在指定的特殊饮食店内从事接客业务的女性必须拥有陪酒女或女招待等正当职业。时则是允许她们打着正当营业的幌子从是性交易。由于这些区域被警察在地图上用红笔圈出来,所以又被称为“赤线区域”,即“红灯区”。
1956年5月24日,日本政府公布的《卖春防止法》规定日本为禁止性交易的国家,却无法根除性交易现象,随着时间的发展,市场上衍生了许多与“性”有关的风俗业。
被变相“允许”的性产业
日本性产业主要包括店铺型性风俗特殊营业、无店铺型性风俗特殊产业、影像送信型性风俗特殊营业、店铺型电话异性介绍营业以及无店铺型电话异性介绍营业。其中脱衣舞表演、情人旅店、色情录像、通过电话经营色情录像等服务都受到法律保护。
因此,日本风俗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今天的日本虽然在法律上是明令禁止性交易的国家,但为了应对现实社会的需要,对性产业进行了法律层面的“疏导”,使日本成为变相允许性产业存在的国家。
由于早期在日本从事卖淫活动的主要是因生病、失业、离婚而失去收入的女性,所以1956年《卖春防止法》将处于卖淫处境的人认定为应该被保护的社会弱势群体。《卖春防止法》第3条规定:“任何人都不能卖春,或成为卖春的对象(即买春)”,但这仅是“训示规定”而非“处罚条例”。同时,“自愿”与否也是判定是否违法的关键条件。由于没有具体的法律处罚措施,该法对于卖淫者和嫖客的约束力大打折扣。
此外,虽然日本法律禁止卖淫,但是法律对于卖淫本身的定义比较模糊。法律将“卖淫”定义为“与非特定对象进行有偿性行为”,可是对性行为的理解却仅限于阴道性交。则如果存在非阴道性交的性行为,即便有偿,也可以说是合法的。
日本历史中开放的性文化
日本风俗业的繁荣发展与普通民众是分不开的,有媒体调查表明,在“去风俗店能否算入见异思迁的范畴?”这个问题下,有69.5%的人选择“不算”;若伴侣去风俗店,选择容忍的比率高达60%。
卖春着与买春者并不认为自己的行为不道德,他们中许多人认为这是自己的生活,并未给社会构成危害。日本警察厅曾联合研究所调查,结果显示,虽然有72%认为卖春是可耻的,但44%的人认为“卖春并没有妨碍别人,所以不是坏事”。
日本历史上的性文化便十分开放,儒家“同性不配”的婚配原则没有被日本人接纳。人类学家本尼迪克特指出:“我们对于性享乐的许多禁忌是日本人所没有的,日本人在这个领域不大讲伦理道德”。
正如我国讲性交易称为“卖淫”,日语中多称为“卖春”,“淫”本身带有贬义,而“春”指“春情”,如少女怀春,是中性的。在选词方面,便隐约可见日本对于风俗业的柔性态度。
在日本“食色性也”文化的涵养下,日本的风俗业更是经久不衰,它的繁荣也为国家经济做出贡献。曾有一位美国的经济学家戏称,现在的日本风俗业足以让日本在未来50年内不爆发经济危机。这或许是一种笑谈,但也许也是一种现实。
▼
本文为北大新媒体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
作者:褚慢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