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资讯 >> 正文

日本细化垃圾分类管理 潜移默化培养公众环卫意识

作者:未知  来源:周末   更新:2017-2-16 9:32:52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中国环保在线 国际新闻 】垃圾分类,关键在于垃圾投放、收集和运输全程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日本垃圾分类之严格和细致,堪称榜样。为了促进公众的环境意识,信息公开是其亮点之一,东京23个区的垃圾清扫所会定期向公众开放,垃圾焚烧站的选址及日常监控数据也向公众公开,以求得周围住户最大程度的理解。



日本细化垃圾分类管理 潜移默化培养公众环卫意识


日本垃圾分类之严格和细致,堪称榜样。在欧美发达国家,垃圾一般只分可再利用和不可再利用两种。日本的垃圾分可燃、不可燃、资源垃圾三大类,其中资源垃圾又分纸张、塑料、玻璃、金属等。日本各地对垃圾分类的具体规定稍有差异,但基本上都细分到10种以上。在上世纪50年代以水银污染闻名的熊本县水俣市,垃圾分类甚至达到24种。


能将繁琐的规定一以贯之,关键在于垃圾投放、收集和运输全程各个环节的相互配合。在日本,不同种类的垃圾要按不同的日子扔。一般来说,每个生活小区每周有两天集中扔餐厨等可燃垃圾,一天扔纸张等资源垃圾。即使在盛夏,生活垃圾发酵发臭,不到日子也只能放置在家中。等到回收资源垃圾的当天,垃圾收集站会摆开一列收集箱,分别盛放金属、塑料、玻璃等。比如PE饮料瓶,必须把瓶身标签撕下归入塑料杂项袋,然后将瓶盖和瓶身分别扔入不同的收集箱。旧纸板箱和报纸要捆好,碎玻璃、灯泡、压缩气罐等危险品则要用报纸包好并注明,防止弄伤清洁工人。丢弃旧家具等粗大物件必须事先通知环卫部门,并支付一定费用。


环卫部门装运垃圾多次往返,每趟只拉一种垃圾,避免“混装混运”。日本多数生活小区并没有专职的保洁员,垃圾分类主要靠居民自觉。在上世纪70年代日本试行垃圾分类之初,居民们也常常将垃圾混装,再由环卫部门人工分捡,垃圾处理成本极高。1975年,静冈县沼津市动员居民自治会的会员到垃圾场开展志愿活动,指导居民如何丢弃垃圾。“沼津方式”后来逐渐推广到日本全国。


对日本居民来说,最重要的小区公共生活就是学会如何倒垃圾。媒体人员初抵日本去区政府办理居留手续时,就收到一本印有日中韩英四种语言的《生活指南》,其中有专门章节图文并茂地教人怎么扔垃圾。


没过几天,有一位自称是町委会委员的邻居大妈说是按规矩,应该参加小区公共垃圾收集站的轮值,不然就自行向环卫部门申请一套垃圾收集箱放在家门口。为了尽快融入社区,媒体人员决定参加轮值。轮值那天一早,大妈手把手教如何打开垃圾站的密码锁,怎么摆放七八个不同用途的垃圾箱。为了防止乌鸦和野猫拨弄,还要在垃圾箱上盖好网兜。等清扫车收完垃圾,还要用水冲洗垃圾站,把被拒收的垃圾送还原主或带回家,并把值班表送到下次值班的那家人。果然,有几次值班就发现了被环卫工人贴上黄标签的拒收垃圾,基本上是搞错了日期或分类有误,只能把垃圾带回家等下次再扔。在注重人际关系的日本社会,乱扔垃圾可能会影响个人的品行口碑。


上世纪90年代,为了从源头减少垃圾的产生,日本更加细化了垃圾分类。同时,“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的观念进一步确立。日本先后制定了《容器包装再循环法》《家电再循环利用法》《汽车再循环利用法》《小型电子产品回收再利用促进法》,以促进废物的再利用。


为了促进公众的环境意识,东京23个区的垃圾清扫所会定期向公众开放,介绍垃圾从产生、回收至最终变废为宝的过程。垃圾焚烧站的选址及日常监控数据也向公众公开,以求得周围住户最大程度的理解。(记者 田泓摄)


原标题:日本垃圾分类严苛好处多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文化:

  • 下一篇文化: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日本百人寒冬泡冰水 祈新年身体

    日本的“混血”文化与“拿来主

    日本女来中国后被彻底征服 嫁给

    日本女孩冬天穿冬裙露大腿内幕

    各地的女生对爱人们的叫法,日

    16个在日本才能享受到的超人性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