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资讯 >> 正文
日本的瓷器工艺"完爆"中国?去一探究竟吧

“碰瓷”的故事,首先要从一趟观光列车说起……


去松山时,很多人会选择坐一次伊予滩物语号观光列车。这是一趟专门绕行濑户内海海岸线的慢车,沿途有着极具日本特色的景点和以及美丽的海景。




列车会逢周六周日才运行。往返于松山--伊予大洲;松山--八幡浜。各对开两趟,一共四趟。


事实上,除了沿途的美丽风情,伊予滩物语号的另一个吸引人的地方在于车上的美味!乘客在订票时就可以预定早餐,坐上列车开行后就开始上餐了。



早餐的食材都来自松山郊外的自家农园,为了让各方的来客品尝到本地美食,食材都严格选用当地应季食材,车上的大厨据说也是大有来头,因此早餐价格自然也是不菲。



到这里,今天文章的主角终于出场了:盛放这美味的是器皿,是一种松山当地出产的,已有230年历史的日本国宝级瓷器——砥部烧。




砥部烧是日本爱媛县的民艺窑,古时砥部因为盛产研磨用的砥石而得名,直到近代发现砥石可当瓷器原料,才正式转为陶瓷的产地,其典型的特色是在白瓷上以名为“吴须”的青蓝色染料绘图,外观与中国的青花瓷有些相似。



不过和青花瓷等大部分中国瓷器不同的是,砥部烧不论餐盘、餐碗或是猪口杯,手感都相当厚实稳重,优点是保温效果佳且耐碰撞,不仅是美术作品,也常作为日常用具使用,深受人们的喜爱。如今几乎日本每家人都会有那么一两件砥部烧制成的食器。



瓷器上的青蓝色吴须涂绘充满力道,蕴含安定沉稳的魅力。 白瓷上绘以蓝色花样,釉质剔透、质地厚实,现在流行的砥部烧的纹样多为现代式的设计:线条分明,色彩饱满。



瓷器虽然是中国人发明,并将它带给了全世界,但在最近的300年间,中国的瓷器工艺的发展几乎停滞了。


而日本作为瓷器业的“晚辈”,自从400年前烧出第一件瓷器之后之后,其技艺便突飞猛进,如今在许多方面已经超过了中国“老前辈”。日本是个岛国,原材料匮乏,因此制作任何东西都是精益求精。他们制作瓷器,即使实在人看不见的地方,也力求做到尽善尽美。




另外,日本的手工业者中,技艺传承的氛围也明显好过中国:师傅都希望徒弟的技艺超过自己,否则就将是一种耻辱,因此总是毫无保留,倾囊相授;而徒弟也生怕祖师们创下的字号砸在自己手里,因此也是诚惶诚恐,尽心尽力。不像在中国,生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




爱媛县,甚至整个四国,都对砥部烧这项传统技艺非常重视,不仅仅前面提到的观光列车,其他许多重要的场合人们都会选择砥部烧作为食具,或者作为礼物相赠。官方也与时俱进,拍摄了一部描绘砥部烧魅力的宣传片。


悦行会日本爱媛县之行中,我们将亲手触碰这美妙的瓷器。日本的陶艺匠人将会带着我们学习手工慢轮制陶等方法,享受柔软粘土的美妙触觉,并让大家尝试在瓷器上绘画上色,完成自己的陶艺创作。


相关路线 日本·爱媛县 4天3晚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本人口不断减少,女多男少,老龄化严重,真实情况令人担忧
日本一寺庙,金碧辉煌,被誉为“土豪”
日本96岁尼姑,整天吃肉喝酒沉溺男色,彪悍人生不需要过多解释
日本的贫富差距为何这么小?
大阪万博纪念公园“红叶节”开幕 红叶与日式庭院交相辉映
草间弥生作品亮相“四叶草”
日本西友、丸井们是如何对待自有品牌的?
日本西友、丸井们是如何对待自有品牌的?
一本书了解日本人眼中的“私摄影”
38条冷知识,让你更加了解日本
日本唯一存活1442年公司,从隋朝到现在,只做一种偏门业务,依然强大
为什么日本的出租车上偶尔会看到“SOS”?
为什么日本工薪阶层也能住独栋“洋楼”?
96岁的日本尼姑吃肉饮酒,沉迷男色,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处女率超高的日本,真是一个低欲望的社会?
经济高增长,日本女性为何回家做主妇?
日本人是如何保持健康的?4个“小秘诀”多学习,或帮助身体长寿
为何日本性同意年龄只有13岁?
对日本人来说有什么奇怪的中国食品,让他们兴奋?
日本艺术家長坂誠展 油画人物作品选
日本的“抠门”饭店,营业三十年,卖一种食品,还是中国传去的
日本有2个地方禁止女人入内,1个因为歧视,1个则是为保护女性
从硬汉风靡到娘炮盛行,日本的“娘炮文化”,美国曾是推手?
【日本杂学】日本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筷子的?
为啥日本的交通事故最少?其实原因很简单,不过我们很难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