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其他 >> 正文
一目十行!走近日本的三位“神级”刀匠




川崎义孝


让产品精确到万分之一克的川崎义孝


川崎义孝身上,总是洋溢着爽朗的热情气息。


电动剃须刀的心脏部位是线性马达,而马达的发条结构最初是金属板,后来转变成树脂材料,实现了轻质化和省力化,从而帮助马达的振动频率从每分钟1.3万次增至1.4万次。


从线性马达到树脂的转变中凝结着川崎的心血。例如将机器中溶解为液态的140°C的树脂原材料通过喷射气缸来填充金属模型时,压力过大或过小都会失败。那么,把机器设定在某个固定压力之下就可以了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每批次树脂原材料的品质都有着细微的不同。


川崎在每次原料变化时,都会以1万分之1克为单位,对原料进行反复调整,以确保质量稳定。川崎说,这是从前辈那里得到的心得体会,也是为持续制作出稳定的高质量产品而必须采取的工作态度。


川崎对记者说:“总之,只有通过自己的经历和体会,才能积累和总结出这些东西。”川崎认为,如果自己不去领悟其中的道理,无论谁来手把手地教,都是教不会的。所以,他对部下和后辈往往是用行动来展示,然后让他们自己去看清这些方法的本质,这样才能稳固地积累起产品的“品质”。川崎一直这样坚信着。



平塚真康


要求一次成功的平塚真康


平塚真康有着30年以上金属模具制作经验,他的特长是利用车床研磨那些制造模具时所需的针型工具。


平塚过人之处在于,他能以误差为1000分之1毫米进行研磨、精确地凿出外刀片金属模型12×38mm的狭窄空间上多达1300个的凹凸。


平塚对自己的要求已经到了有些苛刻的地步,如此高精度的工作,他却要求自己必须一次成功。


因为技术过人,55岁的平塚获得了日本厚生劳动省颁发的平成26年(2014年)的“现代名工匠”称号。


在机器已经可以取代绝大部分人类工作的今天,日本依然对“匠人精神”倍加推崇。原因大概正像平塚说的那样,只有优越的匠人才能帮助产品达到“技能和技术的融合”,从流水线上的合格品变成倾注人类智慧的精品。


尊重匠人精神也使得日本人保留着对工作高度重视、把工作做到极致的态度,这样不仅能带来经济上的富足和稳定,也能使人从工作的细节中体会工作的价值和人生的意义。也许,匠人精神,正是日本制造的灵魂吧。


上一页  [1] [2]  尾页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60,000小时技艺造就炉火纯青的匠艺典范
在日立故乡继续“追梦”的制造匠人
“2019日本传统工艺品展” 带您领略浓浓东瀛风
日本匠人眼中的"中国匠":他们都有创业激情
在日本的不知名小城,匠人们坚守着制墨传统
日本竹编工艺再受青睐 别府竹艺匠人接力传承
不是所有的匠人都在日本
日本制造丑闻正好给中国家电企业上了三课
日本福冈的匠人们做了一套猫用家具,主人还有配套同款
中国匠人首次报考日本刀剑鉴定考试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商人性格和日本的匠人气质”
800年老牌子的日本菜刀,每一把都是匠人手工锻造,锋利无比
日本第一“清洁匠人”
日本匠人22年研究 复活中国失传700年“曜变天目釉”
传统手工艺怎么活下去?日本京都这六位匠人后代是这么做的!
日本利用3D"克隆"国宝 传统技艺在冲击中寻找出路
日本匠人成功秘诀 什么是真正的“工匠精神”
CCE携日本“国宝级匠人”给您拜年
日本匠人精神的碰壁?从《无限边境》之死说开去
日本匠人手工染制的围巾采用京瓷产品
日本工匠精神:从传统到现代
日本匠人捏了40年的面团,连马卡龙大师都来请教
日本人为何成为“匠人精神”的代表?
34人的日本小工坊,为何能年收10亿?
一目十行 走近日本的三位“神级”刀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