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资讯 >> 正文
在日立故乡继续“追梦”的制造匠人

在东京都中心东北方向100多公里的地方,有一个面向太平洋地形狭长的县,叫茨城县。茨城县北部的日立市,人口约18.4万,是日立集团的发祥地。上世纪90年代,伴随全球化浪潮和日元升值,日立集团逐渐将产能从日本国内转移到世界各地,这让原先围绕其聚集的大量制造业相关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随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内陷入困境。


在日立的故乡,那些中小企业在经历了大浪淘沙后现在过得怎样?记者近日在茨城采访期间,见到一群“抱团取暖”,继续“追梦”的年轻制造匠人。


2012年,9名来自当地一家名为“日立立志塾”的公益培训机构的年轻企业家决定联合起来,互通有无,共同挑战医疗、护理、航空、宇宙开发、可再生能源等领域的尖端技术。他们组建了一个尖端技术研究会,取名“引领创新技术协会”(GLIT)。


目前,GLIT成员企业已扩展到10家,它们都是各有所长的制造业相关企业。原来在茨城像这样的企业几乎都可以围绕日立公司业务获得分包订单。日立集团外迁之后,这些企业不得不寻找新的订单来源,GLIT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成立的。这些企业原本就各自在不同领域拥有独特技术优势,组成GLIT后,打破了单打独斗的局面,将各家优势联合起来,集体竞标获取订单。


协会成员企业M-Tech董事长松木徹向记者介绍,只要客户描绘出大致意向,GLIT企业就能根据其计划和预算,迅速行动,从设计、试制到量产,完成产品的开发和制造。


采访期间,大塚制作所专务董事根岸忠宏带记者参观了车间。穿行在各种各样的制造设备和形形色色的产品中间,根岸详细介绍了各种设备的不同用途以及正在制作的产品的情况。


令记者感到惊讶的是,他们居然也接受只有一件产品的订单。根岸解释说,因为设备齐全,他们可以进行各种金属加工,主要制造批量小、精度要求高、大公司不愿做的工模具类产品。这些产品对制造业来说非常重要,同时因为批量小,价格会比较高,利润也可以得到保证。


如今,GLIT依靠集体的力量,已多次接获研究机构和企业的委托订单,涉及新产品新部件的设计、样品试制及生产。其中既有大强度质子加速器的设备部件、手术器械、医院放射科培训所需工具,也有自动检测装置、企业运送用机器人、物联网设备、定序器等关联产品。


松木徹说,GLIT选择合作伙伴并不局限于茨城,而是要从茨城走向全日本,从日本走向全世界;产业也不仅局限于制造业,他们早已放眼宇宙航空、医疗护理和可再生能源等具有成长性的领域。为寻求扩大海外市场,2017年GLIT参加了在德国举办的医疗器具展览会。目前,协会正与美国主要医疗设备制造商进行商业协作谈判。


根据GLIT提供的数据,与2016年相比,其成员企业2018年在日本国内的合计营业额增长了33.3%,而在海外的营业额增幅高达907.8%。目前,GLIT已经在美国硅谷、中国昆山、中国香港、新加坡及德国杜塞尔多夫等地设有分支机构。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60,000小时技艺造就炉火纯青的匠艺典范
“2019日本传统工艺品展” 带您领略浓浓东瀛风
日本匠人眼中的"中国匠":他们都有创业激情
在日本的不知名小城,匠人们坚守着制墨传统
日本竹编工艺再受青睐 别府竹艺匠人接力传承
不是所有的匠人都在日本
日本福冈的匠人们做了一套猫用家具,主人还有配套同款
中国匠人首次报考日本刀剑鉴定考试
如何看待当前“中国的商人性格和日本的匠人气质”
800年老牌子的日本菜刀,每一把都是匠人手工锻造,锋利无比
日本第一“清洁匠人”
日本匠人22年研究 复活中国失传700年“曜变天目釉”
传统手工艺怎么活下去?日本京都这六位匠人后代是这么做的!
日本利用3D"克隆"国宝 传统技艺在冲击中寻找出路
日本匠人成功秘诀 什么是真正的“工匠精神”
CCE携日本“国宝级匠人”给您拜年
日本匠人精神的碰壁?从《无限边境》之死说开去
日本匠人手工染制的围巾采用京瓷产品
日本工匠精神:从传统到现代
日本匠人捏了40年的面团,连马卡龙大师都来请教
日本人为何成为“匠人精神”的代表?
34人的日本小工坊,为何能年收10亿?
一目十行!走近日本的三位“神级”刀匠
把清扫做到极致的日本“职人”新津春子
大妈靠扫地获封日本“国宝级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