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人喜欢喝茶,把茶文化的产业开发、商业开发也发展到了极致。日前,记者到日本最大的茶叶地静冈县采访,发现了日本人在细微之处对茶的处理之妙。 高标准的品味 人们都知道日本人喜欢茶道,绿茶研磨成粉末,身着和服的茶师与客人在和室的榻榻米上对面跪坐,先净碗净勺,用铁壶烧出的开水冲茶,用竹刷搅匀后,双手递上。客人接茶后,不是马上入口,而是将茶碗旋转半圈,让花纹朝向主人或其他客人,先抿半口,让口腔感觉茶的味道,之后用3口将茶喝光。再将茶碗托起,欣赏茶碗的造型、质地、花纹、品色。品茶之间,宾主达到心与心的交流。 日本的茶树同水稻、养蚕一样从中国传来。绿茶的制作方法也继承了中国传统做法,但在工艺流程上又有许多改进创新的独到之处。日本茶树多生长在丘陵地带,春季早茶最珍贵,树芽也最娇气。记者看到静冈县大片茶园里竖立着很多4至5米高的电杆,上面架着电风扇。一问才知道,日本早春容易下霜,影响茶叶生长。而空中气温会比地面高4至5摄氏度。3月底4月初就是这些电扇发挥威力的时候。它可以把空中的空气吹向地面,使茶树避免了霜冻,又促进生长。制茶过程中的杀青、揉茶、干燥等均实行机械化。 采茶女手工采茶 日本还特别增加了蒸茶、焙煎、勾兑等中间环节。刚采摘的茶叶根据制作过程的不同需要会在100摄氏度气温下蒸制1至3分钟,称作浅蒸、中蒸、长蒸。蒸过的茶叶不容易发酵,反而保持了茶叶的鲜度和甜度。经过干燥和3次不同力度的搓揉之后,一芽两叶的茶叶基本成型。但此时香气不足,焙煎之后的茶叶香气扑鼻。最后,调茶师会把经不同时长蒸制、不同温度焙煎的多种茶叶按比例调和,使沏出的茶水达到甘甜香绵,柔中带涩,真正达到回味无穷。这种机械化加工与茶师的精准调配,保证了茶叶品位的最高标准。 颠覆传统的创新 近年来日本饮茶方式开始改变,甚至颠覆传统的开水冲茶的做法。记者参加静冈县的春茶庙会,主办方待客用的竟然是用冰凉水冲沏的绿茶。一杯在手,几乎闻不到什么味道,只见茶水淡绿,偶有茶末飘在其中,喝进口中,凉爽绵甜,茶香微微。虽茶已进肚,但口中茶香似乎越来越浓,可能是体温激发出了茶中香气。据说,这是日本人开发出的春夏饮茶新方法。用凉白开或卫生达标的山泉水沏茶,茶叶用的是一芽两叶的普通绿茶,茶壶在冰箱中存放1-2个小时,使茶叶充分渗透,之后滤除茶叶即可饮用。这种饮用方法能够最大限度地保留茶中的氨基酸、维生素等营养成分不受破坏,又能品味到茶叶的美味。据说,2008年在北海道召开的八国峰会及与有关国家领导人对话会上,晚宴干杯用的不是美酒,而是这种凉茶水。曾受到各国领导人的一致好评。 日本把茶叶开发到了日常生活的很多细节当中,记者体验过一家茶餐厅,有好多道“料理”以茶为原料或辅料。日本人常吃的“天妇罗”多是用海鲜或蔬菜裹面汁炸熟,这家餐厅用鲜茶叶代替蔬菜,实现了油香与茶香的完美结合。难怪记者见到商店里卖很多茶类食品,如抹茶冰激凌、抹茶饼干、茶叶面包、茶叶蛋糕,甚至出现了茶叶挂面。 静冈县不愧为日本的茶叶圣地,这里有茶叶博物馆,一些乡村的名字就叫茶之乡。据报道,10年来,日本茶叶出口量增加了5倍,2015年出口额达100亿日元。静冈县知事川胜平太先生指出,茶文化是中日文化交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他建议将来中日联合将茶文化申请为世界文化遗产。 |
日本制茶: 机械与工匠的完美结合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日本人口不断减少,女多男少,老龄化严重,真实情况令人担忧
日本一寺庙,金碧辉煌,被誉为“土豪”
日本96岁尼姑,整天吃肉喝酒沉溺男色,彪悍人生不需要过多解释
日本的贫富差距为何这么小?
大阪万博纪念公园“红叶节”开幕 红叶与日式庭院交相辉映
草间弥生作品亮相“四叶草”
日本西友、丸井们是如何对待自有品牌的?
日本西友、丸井们是如何对待自有品牌的?
一本书了解日本人眼中的“私摄影”
38条冷知识,让你更加了解日本
日本唯一存活1442年公司,从隋朝到现在,只做一种偏门业务,依然强大
为什么日本的出租车上偶尔会看到“SOS”?
为什么日本工薪阶层也能住独栋“洋楼”?
96岁的日本尼姑吃肉饮酒,沉迷男色,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处女率超高的日本,真是一个低欲望的社会?
经济高增长,日本女性为何回家做主妇?
日本人是如何保持健康的?4个“小秘诀”多学习,或帮助身体长寿
为何日本性同意年龄只有13岁?
对日本人来说有什么奇怪的中国食品,让他们兴奋?
日本艺术家長坂誠展 油画人物作品选
日本的“抠门”饭店,营业三十年,卖一种食品,还是中国传去的
日本有2个地方禁止女人入内,1个因为歧视,1个则是为保护女性
从硬汉风靡到娘炮盛行,日本的“娘炮文化”,美国曾是推手?
【日本杂学】日本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筷子的?
为啥日本的交通事故最少?其实原因很简单,不过我们很难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