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其他 >> 正文
德国/日本/新加坡三国建筑垃圾处理秘诀大公开

减少施工现场垃圾产生和尽可能再利用是日本处理建筑垃圾的主要原则。根据《建设副产物适正处理推进纲要》,建设项目的发包人和施工方有义务在建设过程中减少建设副产物的产生,建材供应商和建筑设计者有义务生产和采用能再生利用的建材。对能再使用的建设副产物应尽量再使用;对不能再使用的建设副产物应尽量再生利用;对不能再生利用的副产物则尽量通过燃烧实现热回收。


日本对建筑垃圾的生产、分类、处理有严格的流程管理。施工队要向建筑公司总部提交对工程可能产生的垃圾估算、分类再利用和最终处理的详细计划,并将结果报告保存5年。如果一家企业上一年产生的产业垃圾超过1000吨,则必须在当年6月30日前向当地都道府县知事提交垃圾减量的计划。


国土交通省的调查显示,截至2012年底,日本建筑垃圾的再资源化达96%,其中混凝土再资源化率高达99.3%。


新加坡土地空间有限迫使政府必须提高回收利用率


新加坡国家环境局数据显示,2014年全年该国产生的建筑垃圾总量为126.97万吨,其中得到回收利用的126万吨,回收率达到99%。


对于建筑垃圾回收工厂,新加坡环境局还通过出租土地的方式予以支持,这些工厂回收的建筑垃圾占据新加坡全部建筑垃圾回收份额的80%至90%。为了最大程度地回收建筑垃圾,新加坡政府也出台了建筑拆除行为准则,这是一整套的程序指南,帮助建筑拆除承包商更好地规划拆除程序。


新加坡注重从源头上减少垃圾产生,与之相关的政府措施包括绿色与优雅建筑商计划和绿色建筑标志计划等。前者是2009年推出的一项认证计划,从员工管理、尘土和噪音控制以及公共安全等多个方面对建筑从业者进行评分。后者始于2005年,该认证专门针对热带地区的建筑,以评估建筑物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及奖励其可持续发展性能为目的,考核的指标包括节能、节水、环保、室内环境质量和其他绿色特征与创新5个方面。




[1] [2] 下一页  尾页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本人抓细节、抓质量、抓安全,也终有他们无能为力的地方
垃圾分类,我们该向“清洁之国”日本学什么
走进最真实的日本:人民的素质很高,但更多的是冷漠!
日本普及垃圾分类的实践与启示
日本垃圾分类的另一面
日本是怎样打赢『垃圾战争』的
日本的垃圾分类真是个“技术活”
日本垃圾分类处理经验:资源化利用是趋势
看美国、日本、德国对垃圾分类咋要求
【评论】为什么日本人人是洁癖
日本的生活真的让人羡慕吗?看完很是让人意外
日本人为什么这么爱干净
日本经验:垃圾分类的“他山之石”
带你走进最真实的日本,看看日本的街道和生活状态!
日本人垃圾分类 除了环保之外还有更大的秘密
垃圾分类①·日本 | 环保理念从幼儿园普及,习惯培养从处理一只饮料瓶入手
“中国红”点亮全球地标建筑 各国创意拼“年味”庆新春
新加坡成为亚洲最干净国家 垃圾管理比日本还严
艺术文化浓郁的日本十大经典博物馆
日本的垃圾不是想扔就扔的 这才换来了无上的干净
日本人口比中国更密集,为什么没有垃圾围城?
日本的建筑物为什么能百年防震?请看看这些细节!
中国的榫卯,日本人带到瑞士后,惊艳了全世界!
实拍新加坡街头和日本街头,你认为哪个更干净?
日本园林源于中国,为什么又和中国园林如此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