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婷 日本京都洛南地区有一座古寺,寺内藏有绘画、雕刻等文物约15万件,其中国宝有近7万件。这个佛教文化的宝库便是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醍醐寺,它距今已有1100多年历史,与中国有着深厚的渊源。 昨天,“醍醐寺艺术珍宝展”在上海博物馆正式拉开帷幕。这是醍醐寺藏品首度来华展出,亮相的64件(组)文物与中国唐宋时期的艺术密切相关,是佛教东传与古代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见证。展品中的一幅 《绘过去现在因果经》,创作于日本奈良时代,是日本现存最古老的绘画作品之一,其书法和绘画无不透出我国隋末唐初时期的艺术风格。 醍醐古寺与中国有深厚渊源 对于本国文物出国展出,日本向来有着极为严苛的规定,尤其是寺庙里的文物若要境外展出更是不易。醍醐寺的珍藏鲜少出国展览,此次来华举办特展是醍醐寺文物第二次走出国门。“这个展览,我们用了将近4年时间酝酿和筹备。”上海博物馆馆长杨志刚表示,最终促成展览来华缘于一份特殊的情缘。 据上博青铜部副研究馆员李柏华透露,醍醐寺与中国的渊源可以追溯到该寺创立之前。公元804年,日本僧人空海入唐,在长安拜青龙寺高僧惠果为师,于公元806年学成返日,并带回大量唐代的诗歌、绘画、文学乃至文字,对以后日本本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重大深远的影响。醍醐寺始建于公元874年,其创始人圣宝是空海的第二代弟子。据传,该寺庙的不少文物样式都是空海从中国带入日本的,尤其是奈良、平安、镰仓时代的佛教艺术受到中国唐、宋风格的影响。此次展出的《绘过去现在因果经》是日本现存最古老的绘画作品之一。它创作于奈良时代,绘卷分为上下两部分,下端为相关经文,上端为依据经文内容绘制的图画,从书法风格以及绘画中建筑、人物服饰的式样可以看出中国隋末唐初的风格。 中国文化东传日本保留至今 创作于平安时代的 《诃梨帝母像》,是中国传统艺术东传日本的又一鲜活例证。此次亮相的《诃梨帝母像》,图中主尊头戴华冠,肩上有尖状装饰,脚上着履,半跏趺坐于床上,背后有三曲屏风,左手抱乳儿,右手持象征多产的石榴,足下一小儿在玩耍。上博青铜部研究馆员师若予告诉记者,我国五代时期的《大理国梵像图》 卷中就有类似抱小儿坐于床榻上的诃梨帝母形象。而该画像虽然画面色彩多有剥落,但描绘尊像轮廓的淡墨线流畅灵动,服饰色彩渲染细致,具有南宋绘画特点,可推断为12世纪的绢本绘画。 在日本历史上,到中国取经的远不止空海一个。展览中的宋版《一切经》(部分) 就见证了另一位高僧对空海足迹的追寻。在醍醐寺出家的俊乘房重源曾三次来到中国,将共计6096帖的《一切经》带回日本。这部千年经书如今被完好地保存于醍醐寺。“之所以来中国展览,也是希望让中国朋友看到,当时由中国传出去的文化,在日本被视为珍宝保留至今。”醍醐寺第103代座主仲田顺和说。 |
日本现存最古老绘画首度来华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日本人口不断减少,女多男少,老龄化严重,真实情况令人担忧
日本一寺庙,金碧辉煌,被誉为“土豪”
日本96岁尼姑,整天吃肉喝酒沉溺男色,彪悍人生不需要过多解释
日本的贫富差距为何这么小?
大阪万博纪念公园“红叶节”开幕 红叶与日式庭院交相辉映
草间弥生作品亮相“四叶草”
日本西友、丸井们是如何对待自有品牌的?
日本西友、丸井们是如何对待自有品牌的?
一本书了解日本人眼中的“私摄影”
38条冷知识,让你更加了解日本
日本唯一存活1442年公司,从隋朝到现在,只做一种偏门业务,依然强大
为什么日本的出租车上偶尔会看到“SOS”?
为什么日本工薪阶层也能住独栋“洋楼”?
96岁的日本尼姑吃肉饮酒,沉迷男色,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处女率超高的日本,真是一个低欲望的社会?
经济高增长,日本女性为何回家做主妇?
日本人是如何保持健康的?4个“小秘诀”多学习,或帮助身体长寿
为何日本性同意年龄只有13岁?
对日本人来说有什么奇怪的中国食品,让他们兴奋?
日本艺术家長坂誠展 油画人物作品选
日本的“抠门”饭店,营业三十年,卖一种食品,还是中国传去的
日本有2个地方禁止女人入内,1个因为歧视,1个则是为保护女性
从硬汉风靡到娘炮盛行,日本的“娘炮文化”,美国曾是推手?
【日本杂学】日本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筷子的?
为啥日本的交通事故最少?其实原因很简单,不过我们很难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