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全球航运业的不景气,曾经作为浙江制造业巨头的造船业,陷入了艰难的困境,多家造船企业破产。即便在如此恶劣的环境中,在舟山投资的一家日本 造船厂——常石集团,却依然是订单不断,而且还不需要借银行一分钱。 笔者感到很好奇,为什么常石集团可以成为"不倒翁",而中国的造船厂成了"倒翁"了呢?我想起了2013年去日本福山市采访常石集团总部时的情景,公司董事长神原眞人告诉笔者几句话,第一句是:你的眼睛必须看到三年后的国际市场;第二:你的嗅觉必须闻出明年的市场味道;第三,你的钱包必须装满2年的开销。 这三句话,其实也可以归纳为四个字:"备战备荒"。它告诫人们:要时刻关注和警惕国际市场的任何变化,并作出超前的预测。有钱不乱花,留作粮荒时。 所以,常石集团只做本业的事,一不被房地产诱惑,二不被"互联网+"引导,创业99年来,只做一件事:造船。 笔者把常石集团的这一种企业文化,称之为"工匠精神",锲而不舍地、精益求精地认真去做一件事,不以追求高回报高利益为核心目标,不求一时辉煌,但求长久拥有,相信酒香不怕巷深,诚信与品质是一切事业的保证。 常石集团的这一种企业文化,让三代经营者始终沉静于传统的制造产业,并因此成为该行业的风向标,能在暴风雨来临之前,提前进入避风港而不受摧残。长期的积累,已经使得这样的"工匠企业"对于市场有着特别的敏感和迅捷的判断。 1925年,今年已是90歳高龄,一辈子捏寿司,已经捏了70多年。店里只有10个座位,但是却是米其林三星店,2个月之前不预约,绝对跨不进这家店。2014年,美国总统奥巴马访问日本,与安倍首相慕名前往品尝,让世界认识了这一位顽固的老头。 在中国人的概念中,如果一家子,爷爷是开拉面店的,儿子是必须考上大学当干部,而生下的孙子如果不去海外留学。那就是"没出息",必须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高才能体现家族的兴旺与荣耀。 也正因为这一种思想的作怪,爷爷绝对不会要求孙子来继承家业,而孙子也很少看得起爷爷的这一份手艺。"继承家业"往往被理解成"继承官业"、"继承富业",而不是继承技艺。传承的缺失,造成了技艺的流失。而技艺的流失,也就造成了文化的流失。谁都懂得这一个道理,却谁也无意去继承没有社会地位、发不了大财的"家业",譬如做拉面、譬如捏寿司,譬如做雨伞、修皮鞋。 日本为什么有2万2000家百年以上企业,而中国只有5家呢?因为日本百年企业的子孙都以家业的历史与祖传技艺为荣,并代代相传。小野大爷的儿子就是继承父业成了一名"寿司工匠"。但在中国,这些"下里巴人"的行当往往被看作是"无能者"谋生的手段,无法引起人们的尊重,自然也没有人想着去传承。 一家企业不专心于做好本业,而靠玩资本游戏,靠炒房地产寻求一夜暴富。今天开快餐店,明天改成卡拉OK,它就根本谈不上"工匠"两字,更谈不少"百年"之梦。 一个"工匠",一定是一个忍得住寂寞、抗拒得了诱惑的人。一定是兢兢业业把工作当事业的人,也一定是具有"有饭吃就行"这样特殊情怀的人,它是一种"品味"。培养一名博士生容易,但是要培养一名"匠人"很难。 因此,培养"工匠"的最大前提,是必须去除社会浮躁和功利。不去除这一浮躁和功利,中国就不可能产生真正意义上的"工匠",理由很简单:浮躁让人沉不下心来。自然,也难以渴望百年"工匠企业"的诞生 。 |
日本为何会有2万余家百年企业?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日本人口不断减少,女多男少,老龄化严重,真实情况令人担忧
日本一寺庙,金碧辉煌,被誉为“土豪”
日本96岁尼姑,整天吃肉喝酒沉溺男色,彪悍人生不需要过多解释
日本的贫富差距为何这么小?
大阪万博纪念公园“红叶节”开幕 红叶与日式庭院交相辉映
草间弥生作品亮相“四叶草”
日本西友、丸井们是如何对待自有品牌的?
日本西友、丸井们是如何对待自有品牌的?
一本书了解日本人眼中的“私摄影”
38条冷知识,让你更加了解日本
日本唯一存活1442年公司,从隋朝到现在,只做一种偏门业务,依然强大
为什么日本的出租车上偶尔会看到“SOS”?
为什么日本工薪阶层也能住独栋“洋楼”?
96岁的日本尼姑吃肉饮酒,沉迷男色,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处女率超高的日本,真是一个低欲望的社会?
经济高增长,日本女性为何回家做主妇?
日本人是如何保持健康的?4个“小秘诀”多学习,或帮助身体长寿
为何日本性同意年龄只有13岁?
对日本人来说有什么奇怪的中国食品,让他们兴奋?
日本艺术家長坂誠展 油画人物作品选
日本的“抠门”饭店,营业三十年,卖一种食品,还是中国传去的
日本有2个地方禁止女人入内,1个因为歧视,1个则是为保护女性
从硬汉风靡到娘炮盛行,日本的“娘炮文化”,美国曾是推手?
【日本杂学】日本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筷子的?
为啥日本的交通事故最少?其实原因很简单,不过我们很难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