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女人难,做名人难,做名女人更难。据说,这是被日本评为中国最佳“美魔女”的刘晓庆女士的话。对此,日本女性恐怕深有感触。
近来的安倍改造内阁中出现了5位女性阁僚。外界纷纷惊呼“女性政治家”的时代已经到来,再加上安倍晋三不遗余力地推销“女性经济学”,女性议员、女性社长等开始占据大报小报、这周刊那杂志的头条封面,仿佛在日本女性真能顶“半边天”了。
而9月9日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发表的一份教育调查结果,彻底让日本全社会从头到脚体验了一次“冰桶挑战”。结果显示,日本高学历女性有三成左右未就业,就业率仅69%。对比同学历男性92%的就业率低了二成还多。
按照社会经济学理论,在社会中,当女性教育水平总体较高时,则就业率和女性社会地位也会相应上升。而日本则反之,女性受教育水平高于平均,就业率却远低于平均。抛开理论数据,只观察社会现象,会发现色情机构甚至公然在街上招揽一般职业女性,有时开场白是直接赞美对方生理特征。所谓“星探”,不过是寻找成人电影女演员而已。类似行为在西方国家公开场合中,将被法律认定为“性骚扰”。
虽然这些本质上还是经济行为,然而不得不说,这反映出日本社会“物化”女性现象极为严重。这些简单粗暴的逻辑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女性的自我认知,仿佛没有脸蛋身材,则万事皆空。让人悲伤的是,这里不是极端贫困、经济不足以支撑思考的埃塞俄比亚平民窟,而是经济发达、人人受教育、万事都精致的日本。
除了社会观念以外,对女性就业率低一事,日本政府是“贡献”了一部分力量的。俗话说,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母亲们必然关心孩子的教育。日本自2010年起连高中教育都免费了,看似教育投入很大。然而横向对比可知,在2011年,日本教育机构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3.6%,对比丹麦的7.6%、挪威的7.3%,连一半都不到,为34个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加盟国中的最低水平。换言之,如果本身家庭重视教育并拥有相应的经济能力,孩子就能获得良好的教育。反之,贫困家庭的孩子则永无“翻身“之日。
可以想见,由于社会无法提供有力支持,则一些职业女性在生育过后就不得不离开工作岗位,为照顾家庭和孩子放弃自己的职业理想。而没有工作造成的不仅是经济地位的地下,还有社会地位的地下,所以日本女性社会地位迟迟得不到提高。社会把教育的责任转嫁到家庭,而家庭内部又转嫁给女性。可以说,女性处在这个“食物链”的最底端。
日本社会经济无明显增长,就业市场压缩,相应女性就业机会减少。从1990年开始,日本经济几乎没有明显的增长。而其中仅有的两次翻身的机会,都被“错过”了。1996年,日本政府为扭转“失控”的预算赤字提高了消费税,结果将正缓慢复苏的经济打回原形。2006~2008年,日本制造业接到大量来自中国的机械订单,本可借“东风”再起,又被美国金融危机“拖累”。
高学历而无高就业更无高地位,是日本女性的现状。希望安倍的“女性政策”能从根儿上着手,到了不再特意提“女性”概念时,也许就成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