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20世纪70年代,随着日本的经济腾飞,富裕起来的日本人家庭中就率先进入了“一人一个房间”的在当时来说应属于超现实的社会。日本人本来就喜欢一个人独处,因此,人所一间房的实现,其实是成全了日本人的孤独情结。
日本佛教传承久远流派众多,与儒学一样,对日本影响至深。也许是受佛家的“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的点醒,也许还受了孔子“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等儒家精髓之点化。与我们不同的是,日本人自古就崇尚独立,现代日本人更是如此,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对完全独立。换言之,可以说是没有人能轻易打开日本人的心扉,包括亲人朋友,也可以说,日本人从来就没有也不可能有像我们那样可以交心的朋友存在,大家都只不过是在社会或公司这样的“大家”里遵循着一种平衡的合作关系而已。
那么,日本的普通家庭又是怎样的状况呢?今天,随着社会的不断前进,人们的工作性质也愈趋多样化、复杂化。与我们“父母在,不远行”的传统观念相反,日本的“单身赴任”现象早已有之,日本人对此也早已习以为常。而且日本在战后经济重建中取得举世瞩目成绩的同时,大公司还相应地总结出了一套现代公司管理方法,传承至今的“年功序列制”就是其中之一。按年功升职加薪,固然好处多多,但却也套牢了员工要永远为公司尽职,从此成为公司这个大家的永久一员。但从家庭的角度来看,就是活生生地把一位家庭主“夫”从家庭里剥离出去永久霸占了,而家庭也从此成为了丈夫的食堂、旅馆。如此,在日本家庭中就形成了一个有趣的现象,丈夫以公司为家,形成一个家庭形式,妻子和孩子在家又形成了一个“母子家庭”形式。也就是说,共处同一屋檐下的丈夫与妻儿却过着近乎于两样的家庭生活。
而当孩子长大进入青春期后,随着他们拥有了独立的空间和私密生活,日本人的家庭则犹如细胞再分裂般,又出现第二个、第三个等新的小家庭,从而出现“数家同堂”现象,甚至有的家庭是成员们各自买来便当同桌而食,互不相扰又维系了家庭之“绊”(纽带)。这种现象日本人自己不会觉得别扭,倒是颇令重视家庭伦理关系的我们膛目了。
一人一家庭,虽然年轻时拥有独立空间青春自由,就是长大成家育子,也能各有千秋相对潇洒,但无可否认的是,老后则必须要承受孤独,日本近年来频发的老年孤独死现象就是最现实的佐证。更有甚者,前段时间看过一档日本电视台的街头突访节目,突访的对象是结过婚的白领或家庭主妇,访谈内容则是死后会否选择葬入夫家祖坟。令人惊诧的是,大多数女性几乎都持反对意见,理由么,一是都忍受伺候丈夫一辈子了,不想死后还继续伺候忍受;二是与夫家人向无往来,死后与陌生人在一起,会感到不安。由以上原因,受访女性除去极个别的选择与夫同葬外,大多数倒是想葬入娘家祖坟,但又恐给娘家添麻烦。
像是要印证这个访谈结果般,最近日本大都市中渐渐出现了一些“坟墓大楼”,是由楼房改造成的简易骨灰安置所。据说,购买这种骨灰存放处的以老年女性为多。宁可成为一孤魂野鬼也不愿葬入夫家坟地,可见,这日本人连死后都在追求“一人(鬼)一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