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虫被认为是地球上最繁荣的物种。在日本,昆虫因其顽强的生命力和丰富的营养含量,正渐渐成为解决粮食危机的新“武器”。
今年8月,名为“蝉会”的团体在东京一所公园里举办捕蝉、吃蝉的大会。据悉,该组织已经连续第7年组织这种大会。参加者逐年增多,今年接近百人,其中不乏白领和学生。大家将捕来的蝉或油炸或熏制,边吃边交流感想。虽然大部分人都是第一次吃,但蝉的成虫被认为适合当下酒菜,很受欢迎。
越来越多的日本人开始尝试食用昆虫,也是世界陷入粮食危机的一个反映。今年5月,FAO(联合国粮食与农业组织)发表了《可食用昆虫•粮食安全保障展望》报告书,指出以现在的粮食生产水平,无法应对人口飞速增长的局面,人类应设法探讨以昆虫作为新的营养来源。
昆虫作为食物的一大优势,就在其高效的生产以及并不逊色的营养。研究表明,生产1公斤牛肉需消耗约10公斤谷物,猪肉与鸡肉分别为5公斤和2.5公斤。相比之下,1公斤蚂蚱只要消耗1.7公斤谷物,但其含有的蛋白质,却与牛肉不相上下。专家期待,如果将饮食结构由猪牛肉转向昆虫,将使粮食生产效率发生质的改变。
其实,昆虫在世界范围内被当作食物,早已不是稀有的文化。亚洲多个国家都有大量食用蝉的习惯;非洲各国将飞蛾、金龟子的幼虫当作高级料理;全世界约有20亿人,每天正在食用1900余种昆虫。日本人的餐桌上更是自古就有蚂蚱和蚕的身影。
既然如此,食用昆虫就一定能在日本普及吗?其实不然。日本想依靠昆虫解决粮食危机,仍是“路漫漫其修远兮”。首先,如何解决食用昆虫的流通问题。由于尚未形成产业,日本国内并没有专门的昆虫养殖场,想吃就只能通过人工野外采集。这样做不但效率低下,还会有食品安全上的风险。
提到投资建厂,目前日本还没有人敢“第一个吃螃蟹”。原因是日本人对食用昆虫的心理恐惧无法从根本上消除。无论大人还是孩子,都对这些长相奇怪的“非日常食物”具有很深的抵触。名古屋女子大学副教授片山直美认为,通过食物深加工,可以让昆虫完全脱离现在的形状和口感。但是,在形成完整产业之前,对食用昆虫的深加工还不现实。
虽然食用昆虫现阶段仍无法在日本被推广,但起码为日本人思考粮食危机提供了契机。FAO的报告书还指出,可以先将昆虫用于养殖家畜的饲料,就可以把节省下的谷物用在人类消费。在“开源”的同时,“节流”也是日本人不得不思考的问题。
现在的日本,几乎没有人会感受到粮食危机,更无法想象有一天,人类或许将不得不依靠食用昆虫过活。但据估算,到2050年时世界人口将达到90亿。为将目前有限的粮食分配给不断增长的人口,日本人恐怕应该考虑未来要像饲养牛羊肉一样饲养食用昆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