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两个字来概括一个国家的核心品格,说容易也容易,说难却也很难。说容易,比如人们提起法国,自然而然就会联想到文化、浪漫;而说到英国,也会首先让人想到教养、绅士;提起大和民族,“和气”二字则是世界对这个民族的定评。就想起了我国,用哪两个字才最能代表华夏民族呢?仁义?礼貌?拟或是智慧?都似乎是,又都似乎差那么一点,思来想去,觉得“大气”二字好像更能表现中国的特色,就“大气”一把吧。
法国是个充满文化、艺术的国家,他们的文学、电影、绘画,包括建筑、体育、语言等都极具特色。不用说别的,只以法国那曾经拥有的知名作家如司汤达、左拉、莫里哀、巴尔扎克、福楼拜和大小仲马、莫泊桑等以及世界明星趋之若鹜的戛纳电影节来看,那法国就已经绝对文化了。而路易威登、香奈儿等世界名牌以及香榭丽舍大道又无时的不在宣示炫耀着法国人那优雅的浪漫。
说到英国,我们首先会想到“教养”二字,那是大不列颠人给世人留下的男的绅士、女的淑女形象之使然。英国人表现出的那种谦虚有礼、温文尔雅、自我克制、遵纪守法和风度潇洒、行为高尚的外表及内涵,使得这个民族的高贵感自然而生。这让我们在发着“三代人才能培养出一位绅士”的感慨的同时,只能深感气馁了。当然,也就让人们自然忘却了去追究日不落帝国当年靠着利炮坚船,把米字旗几乎插遍世界的侵略行径。想想,侵略到最后却“侵”出来个“教养”的评价,大不列颠人睡觉都得偷着乐。
日本人受恶劣的自然条件所影响,自古就懂得要团结起来才能战胜自然灾害的道理,这就需要人“和”,所以,大和国诞生得就也早。而圣德太子制订的日本史上第一部《十七条宪法》之第一条就是“以和为贵,无忤为宗”。从此,大和民族以一个“和”字,贯穿始终。一切社会交往的首要原则都以“和”为基础,社会成员之间的和谐、团结、合作精神就深深植入日本人的心灵,从而构成了日本民族核心的集团意识。日本自甲午战争始,一战、二战中在亚洲残虐嗜杀,可谓是作恶累累,但无可否认的是,“事后诸葛亮们”在评价日本人的战略战术时,都不得不承认日本军队的集团作战能力之优秀。其实,那里就透着日本民族渗透入血液中的“和”之精神。历史何其的相似,同样有着侵略丑行的日本,却以表面上的一团和气、彬彬有礼而赢得了世人“和气”二字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