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着宽松制服、双眼闪烁着无辜的女生被称为“萌”系少女,一件小小的物品、一句风趣的话会被认为:“好萌!”“萌点”、“被萌到”……由日语衍生而来的“萌”成为中国年轻人一个必不可少的“潮词”。“萌”在日本究竟是何含义?在什么场合使用?“萌情结”如何在日本大行其道?日本人的“萌情结”究竟有何文化根源呢?
“萌”最初是动漫迷的通用语
最初,“萌”是日本动漫族之间的通用语,“萌”的对象特指动漫作品里那些年幼、单纯而漂亮的小女孩即所谓“小萝莉”。她们的特点是“犹如萌芽般”的娇嫩、单纯和可爱,并以大眼睛、制服、超短裙、长筒袜、兔耳朵等为特征。这种“萌”的感情既包括怜惜的爱,也有性的欲求,甚至可以演化成畸形的恋幼情结。后来,日本人“萌”的范围扩大到一切美少女和美少男的形象,而且不再限于可爱、帅气者。顽皮、呆板、冷酷甚至说话带口音(特别是关西口音)等都被统统归到“萌”的谱系里。“萌”最初仅限于形容“虚拟角色”,后来又被形容真人、小动物、物件等等。到最后,“萌”被人们用来形容一切能让自己产生喜欢、倾倒、兴奋或执著等感情的东西。只要你觉得什么东西好,好得“打动人心”,就可以来一句:“好萌啊!”日本社会广泛流传的“萌文化”的对象应当是人或者拟人化的动物或物品,它所包含的也是一种“内心燃烧”般的共鸣。“萌”与“可爱”不等价,因为除了“可爱”外,也可以由其他特点引发萌的感觉。从这一点上说,“萌文化”在中国多少偏离了本意。一些日本学者从心理学角度研究“萌”现象,并称之为“萌学”。有些学者认为,在传统日本社会,各种限制和约束使得人的情爱受到了压抑,这使得他们反而对于刺激的、有吸引力的东西更加渴望,换言之,“萌”是一种“希望得到刺激和激发的愿望”。
“萌文化”约在2003年,以东京秋叶原为中心开始流行开来。2004年和2005年,“萌”当选为当年日本全国第一新潮用语。很多日本年轻人不再用“喜欢”、“可爱”、“精彩”之类的词汇,而一概代之以“萌”。2006年时,20岁-24岁的男生,15岁-19岁的女生中不少人表示自己“言必称萌”。有年长的日本人抱怨,“萌”在古日语中是高雅词汇,而现在却是“最被滥用的俗语”,用起来没有任何章法,还衍生出一系列如“萌系”、“萌点”、“萌战”等五花八门,却让人迷惑的“萌词汇”。
“萌”是生活调味剂
有人说,“萌文化”在日本人的生活中是一种调味剂,从某种意义上说能给人们“减压”,让他们对于枯燥、痛苦的事情一笑了之。最近,日本老牌政治家龟井静香出了本书,一看封面就知道是专找“萌点”贩卖,连自卫队招募新兵也用“萌”来做宣传,号称自卫队是最“萌”的上班地方。可见,日本文化大有泛萌的趋势。
在日本历次政治选举中,为了让对政治冷淡的民众关注,一些娱乐杂志通常会将明星候选人过去的“囧人囧事”列出,并评选出谁的故事最有意思,谁的长相和性格最“萌”。前首相小泉纯一郎、麻生太郎和鸠山由纪夫,国民新党党首龟井静香都曾被冠以“萌”的称号。在日本大地震后,日本一家游戏公司特别推出一个超萌卡通形象:一个可爱的小姑娘头上顶着一节黑炭,鼓励首都圈的民众要自觉节电,民众反映说,这个“萌形象”调节了气氛,让人们暂时忘却了地震的痛苦。同时,日本也有很多“萌法律研究所”、“萌经济研究所”,这些机构通常用漫画、戏剧等生动的方式向人们传播相关知识,让人们省去理解和学习复杂专业概念的痛苦。在日本商界,找民众的“萌点”被视为是一条基本原则。日本人森川嘉一郎在其《萌的都市秋叶原》一书中写道,在未来,东京等城市的布局将不能再用景观论、规划论和共同体论来解释,而将按照人们的兴奋点,用“萌”的原则来组织城市。
“萌”产业的经济效益
日本御宅族和动漫迷们已经将“萌文化”逐步推向社会主流,甚至出现了“萌产业”、“萌商标”、“萌经济”、“萌股票”等等说法。大量“萌”系漫画、杂志,给低迷的日本出版业带来巨大效益。不光中小企业争相投资“萌产业”,日本各地都迫不及待地将“萌”与观光紧密结合,“萌寺庙”、“萌神社”等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此外,日本大型电器公司正在开发“萌家电”,将电视、风扇、空调、音响等拟人化,使“主人”一到家便可以感受到浓浓的爱意。据统计,日本“萌市场”规模已经达到888亿日元。还有专家表示,‘萌’市场的总规模会达到数万亿日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