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过日本的人,大都会对日本对文化遗产的呵护留下很深印象,真可谓是“心细如发”。例如,大阪古城是日本历史上著名的古城堡,入夜后,灯火辉煌的大阪古城是大阪的夜景之一。笔者原以为是大阪古城内的霓虹灯发光,走近才发现是古城四角多层探照灯照射到古城,勾勒成一个灿烂的古堡光影。据称,这样可以尽量减少内部安装电路时对古堡结构的损坏;奈良的东大寺完全用木料建成,已有一千多年历史,至今保存完好,甚至于建筑物的外墙上都很干净,手摸上去竟无灰尘,经常有人保养;日本许多寺院都在高高的屋檐和大梁间安装了细密的网,以防鸟儿飞入,日久造成损坏。许多寺院和纪念地是要脱鞋进入;京都的金阁寺等只供游人远眺…… 虽然,日本这种对待文物的心态和做法有广泛的民间基础,但也得利于法规的保护和政策的引导。早在1950年,日本政府就将有关法令综合为《文化遗产保护法》,把文化遗产保护分为有形文化遗产、无形文化遗产、民俗文化遗产、名胜古迹、文化景观和传统建筑群六大类,使得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法律得以完善。如该法确定:日本的传统表演艺术,是任何一个细节都不可以去更改的。为了与古城京都色调统一,鲜艳的奶黄色麦当劳标志在世界上第一次被强改成暗棕色。京都电视塔也被刻意造成佛寺香案上的蜡烛形状。 “城市即历史”,即所有伟大、和谐和美丽的城市,都必然与历史有关,有着丰厚的文化遗产。 因文物地的居住民多会因“落后”而生活不便,甚至享受不到现代化的便利,政府如何对此补偿和鼓励,是一个难题。日本为此想了不少办法,例如,古都京都和奈良一直坚持少建高楼,少拆古民居,对住老民居有困难的家庭,实施政府援助,文物旧居居民有“维护文物补贴”等。又例如,京都规定凡是穿日本国服——和服出门的女子,打的可享受九折,购物享受九五折,进任何公园都“无料”(免费)等。笔者在京都等地随处可见身穿色彩鲜艳和服的女子,从几岁娃娃到白发老人,羞涩含蓄,款款而行,形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日本,穿和服不仅是着装,而且对穿者的言行举止和精神气质都有严格要求,鼓励女子穿和服就是要保护日本传统的服饰文化。 |
日本对文化遗产保护心细如发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日本人口不断减少,女多男少,老龄化严重,真实情况令人担忧
日本一寺庙,金碧辉煌,被誉为“土豪”
日本96岁尼姑,整天吃肉喝酒沉溺男色,彪悍人生不需要过多解释
日本的贫富差距为何这么小?
大阪万博纪念公园“红叶节”开幕 红叶与日式庭院交相辉映
草间弥生作品亮相“四叶草”
日本西友、丸井们是如何对待自有品牌的?
日本西友、丸井们是如何对待自有品牌的?
一本书了解日本人眼中的“私摄影”
38条冷知识,让你更加了解日本
日本唯一存活1442年公司,从隋朝到现在,只做一种偏门业务,依然强大
为什么日本的出租车上偶尔会看到“SOS”?
为什么日本工薪阶层也能住独栋“洋楼”?
96岁的日本尼姑吃肉饮酒,沉迷男色,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处女率超高的日本,真是一个低欲望的社会?
经济高增长,日本女性为何回家做主妇?
日本人是如何保持健康的?4个“小秘诀”多学习,或帮助身体长寿
为何日本性同意年龄只有13岁?
对日本人来说有什么奇怪的中国食品,让他们兴奋?
日本艺术家長坂誠展 油画人物作品选
日本的“抠门”饭店,营业三十年,卖一种食品,还是中国传去的
日本有2个地方禁止女人入内,1个因为歧视,1个则是为保护女性
从硬汉风靡到娘炮盛行,日本的“娘炮文化”,美国曾是推手?
【日本杂学】日本人是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筷子的?
为啥日本的交通事故最少?其实原因很简单,不过我们很难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