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世界上还有一个国家拥有和美国迪斯尼一样丰富的动画形象和强大的市场影响力,那就是日本了。以东映动画公司为例,从上世纪50年代创立至今,该公司制作了160多部电视动画片和100多部动画电影,作品总长度达4000多小时。在东映拥有的成千上万个卡通形象中,包括一休、花仙子、美少女战士、灌篮高手、圣斗士星矢、海贼王、阿拉蕾这些脍炙人口的动漫“大腕”。然而,至今为止,日本也没有一个像迪斯尼乐园那样的大型动漫主题公园,把这些优秀的日本动漫形象集中在一起与游客互动,这究竟是为什么?难道说日本宁愿白白放弃用主题公园捞钱的大好机会?
其实,1983年4月15日开园的东京迪斯尼乐园确实在日本掀起了一阵主题公园的旋风,相继出现了新泻的俄罗斯村、伊势·安土桃山文化村、富士格列佛王国等一系列拥有某一特色主题的游园地。其中,长崎的荷兰村不仅被写入了流行歌曲的歌词,还成为一些电影的取景拍摄地,引发了不少旅游观光者的兴趣。
主题公园的兴起一方面是受到迪斯尼乐园的启示,另一方面也和日本上世纪80年代的经济繁荣密不可分。当时日本商人们手中有闲钱,一下拿出几十亿日元建个主题公园并不是难事。可到了90年代中后期时,日本经济的泡沫破裂,进入所谓的“平成萧条期”,那些没有经过谨慎考虑的主题公园纷纷陷入经营困境,有的银行甚至因为给几个难以继续经营被迫闭园的主题公园批贷而宣布破产。
即便在日本疯狂建设主题公园的那个时期,也只有Sanrio(三丽欧)——“HelloKitty”的制作公司和“鬼太郎”系列建立了动漫主题公园,但只能算是“迷你”级别。在日本,迪斯尼乐园仍然是动漫主题公园的“巨无霸”。
实际上,随着日本动漫这些年在亚洲和全世界越来越风靡,包括东映动画在内的日本大型动画制作公司,从未放弃过建立主题公园的念头。但是,这一动议一直难以成型,其原因在于:日本动画大部分从漫画改编而来,其动漫形象的著作权人是漫画创作者。多数情况下,日本动画制作公司并非动漫形象的所有权人,即便那些动画片是他们制作的,他们也不能对形象进行任何的商业授权开发。
而美国迪斯尼每制作一部新片,都可以把片中的主人公放到迪斯尼乐园里,因为这个形象是迪斯尼设计的,其形象版权在迪斯尼公司手中。但在日本,制作了《灌篮高手》的东映动画公司如果想要把主人公樱木花道或者流川枫放到某个公园中,则必须经过《灌篮高手》的漫画作者井上雄彦的同意才可以。如此一来,倘若把日本知名动漫形象聚集在一起建立一个大型主题公园的话,公园建设者要和每一个入园的动漫形象的作者分别进行谈判,诸如形象可以授权多少年,可以授权哪些行为等,然后逐一签约,可以想象,那是一项多么复杂和浩大的工程。这也是为什么 Sanrio公司可以推出自己的“迷你”型动漫主题公园的原因,因为该园里的Kitty猫、草莓王子等众多卡通形象的版权都在Sanrio自己手里。
有人或许会说,吉卜力的三鹰美术馆不就是一个大型的动漫主题公园吗?诚然,如果从一个很广义的角度来说,三鹰美术馆是吉卜力工作室动画作品的一个主题公园。但是,包括吉卜力工作人员在内的大部分日本人恐怕都不会认同这一说法,在他们眼中,三鹰美术馆更多地是一个艺术品的展览馆,只不过展览内容是吉卜力工作室的动画艺术品而已,也许正因为如此,三鹰美术馆并没有被列入日本主题公园名录。三鹰美术馆强调的是艺术性与深度,而迪斯尼乐园则强调商业性与广度,它们两者虽然都是动漫作品在空间方面的衍生品,但一个是美术馆,一个是游乐园,可以说是处在完全不同的两个方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