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资讯 >> 正文
日本人的“稍许奢侈”

原标题:日本人的“稍许奢侈”


日本近日接连爆出多起食材标识虚假案,多家知名酒店、百货店承认所售食物部分食材以次充好。日本媒体认为,餐饮业管理不当是主要原因之一,而消费者也应调整心态。具体而言,媒体批评部分日本消费者存在“炫耀性消费”心理,特别迷信特定高档产品和国产商品。在这种消费心态营造的购物氛围下,部分商家不惜铤而走险,打造虚假的奢侈高端。


日本人向来有着奢侈消费的“爱好”,长期稳居“世界奢侈品消费第一大国”的冠军宝座。在经济危机爆发前的2006年,日本1亿多人口,奢侈品消费却一度占到全球47%。92%的日本女性有一件路易威登产品,将路易威登手袋、爱马仕丝巾看做身份通行证。


有调查显示,多数日本人认为,花大钱购置高级品牌皮包并不为过,而购买一个国外高级品牌皮包的心理价位上限平均达6万日元(约合606美元)。


究其原因,有人认为是日本人整体收入水平高。不过,实际情况是,日本许多家庭妇女都很朴素节俭,经常会为一把菜刀讨价还价,也去特价场里选购便宜衣服。也就是说,很多日本人,特别是日本女性买奢侈品并不轻松,也是想很久咬着牙买的,以满足自己拥有一个名牌包的愿望。


这种“稍许奢侈”的心理,在中国很多普通工薪族也有。这是因为,奢侈品所带来的“高品质”、“高品位”标签也是许多平头老百姓追求的理想生活状态。把“稍许奢侈”带入日常生活,就可以将此作为对努力、劳累的自我鼓励。


在东京最著名的商业区银座有一家咖啡店,店里卖的冻糕价格是其他店的两倍,但依然每天供不应求。到这家咖啡店品尝冻糕的并非都是有钱人,许多人都注意到,凭借这种稍加努力就可以得到的“稍许奢侈”,可以获得意想不到的满足感。


如今的日本人,并不仅仅局限于追求名牌包和手表,更多地注重了健康、高品质的生活方式,以及在追求这样的生活方式过程中个体所得到的满足感,比如说一盒制作精美的点心或是高质量的牛肉和海鲜等。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深度解析“看不见”的日本贫困
揭秘日本背后的细节 一碗泡面告你他们为何强大
日本长公主真子与平民男友订婚,门当户对已经成为过去式?
日本媒体的提问:中国人真的比日本人还有钱?
日本和尚又调皮了,新媒体玩得666
日本小公主至今不愿上学 仍害怕受同学欺负
诺奖获得者仅次于美国 日本近年拿奖到手软有何秘诀?
一个“举国一致”的日本让我窒息
为什么陈光标这类人在日本混不出来
在日本,一人犯罪,全家遭殃
日本:传统媒体的坚守与创新
为什么不卖假货?日本人的回答让14亿人沉默了
8个去过日本才体会到“怪”现象
日本媒体来中国考察工匠精神,他们看到的是?
日本反腐三马车:法律 制度 媒体
日本反腐三马车:法律 制度 媒体
日本的报纸为什么没被新媒体打败?
日本老人成历史上最长寿男性 破吉尼斯世界纪录
日本报业为什么没有被新媒体打败
日本媒体面临的是安乐死
日本人为何钟情报纸
媒体盘点:嫁给日本和尚是怎样一种体验
为啥日本家居生活少见假货?
日本人为何对中国“印象恐惧”?
日企行业介绍之一:公共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