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的环保社会 早川美妙子家里有10个环保袋,几乎每买一宗商品都会送一个,这成了浪费的环保品。“商店里也卖环保袋,要一千多日元,都变成商品了。”她笑道。 仔细观察日本人的环保意识,会令人心生矛盾。无论谁踏足这里,都会赞叹它干净的街道、精细的垃圾分类。不过,当入夜时,看到满街密如丛林的霓虹灯整夜通明,商店里精美包装的商品,又会纠结于这个消费社会的奢侈浪费。 许多垃圾桶放在饮料自动售货机旁边,与数十种待售的塑料瓶相映成趣。1995年日本制定了“包装容器回收法”,认为塑料瓶的回收技术已成熟,允许企业生产500毫升的塑料瓶。“所以有了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回收。”广濑稔也说,“这是站在企业发展的角度制定的法律。” 广濑稔也住在横滨市,家里垃圾分为8类,牛奶纸盒必须剪开、洗净、摊平,才能送去回收点。这个过程要用水电,他与一些家庭妇女一样迷惑,这到底是环保还是浪费? 马桶是另一个矛盾的典型商品。家庭马桶水箱的进水口是水龙头,在水箱上面,洗手的水可以循环用于冲洗马桶。它同时有舒适的额外设置,方便之后有喷水口冲洗肛门,马桶圈会常年通电发热,保证如厕人士裸露的屁股不着凉。这显然有些不环保,于是,有商家生产了感应发热的马桶,避免无人时的“浪费”。 许多餐厅提供一次性筷子、餐巾纸。如果发给顾客4张餐巾纸,只用了1张,但是最后清理时,严谨的日本餐厅会扔掉所有餐巾纸。 “日本人做的努力,是在生活便利性之上的环保,这并不是为了减少消费。”染野宪治斟酌了一下字眼,慢慢说道。 走访哲郎有时会哭笑不得。在一次大学三年级测试上,有30%的大学生不会把英语的“生物多样化”、“全球变暖”翻译成日文,在小学学习过的蜻蜓、苍蝇幼虫,也有很多人不认识。“日本的环保意识整体是很高的,但两极分化很严重。现在有一些‘宅族’,只关心自己的事情,连最基本的常识都不懂。” “像我们这个年纪,公害病感同身受,但相比较年轻人,他们接受了系统的环境教育,应该更加有活力,具有更广阔的视野。”村井安成说。 垃圾焚烧大国日本,正成为中国各地政府面对垃圾围城难题时,竞相取经的对象,但日本研究垃圾对策的权威学者却高呼,“千万别学日本!” 照搬了焚烧的日本,也就可能断送了垃圾问题的真正出路。应该学习的是,日本垃圾策中的信息公开,尊重民意,权责界定,应该摒弃的是,一烧了之的依赖路径。 日本乡间街头的垃圾收集点,垃圾被严格分类,以利于焚烧或回收利用。(南方周末记者何海宁/图) 日本是个名副其实的焚烧国度,至今仍拥有超过1400座垃圾焚烧炉,作为世界上最早应用垃圾焚烧技术的国家,日本70%以上的垃圾被推进焚烧炉,这一数据在世界遥遥领先。 然而,专门研究废弃物处理的名古屋大学冈山朋子博士却对来访的中国人提出了忠告:千万别学日本! 在她看来,中国和韩国民间源于对二恶英恐慌而发生的反垃圾焚烧浪潮,在日本并未出现过,因为当二恶英问题被发现时,日本的垃圾焚烧厂早已遍布全国,“日本的焚烧历史太久了,发展经历也太特殊了。” |
日本比中国干净的秘诀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垃圾分类,我们该向“清洁之国”日本学什么
湖南大学教授左健:日本下水道体系建设—制度、技术和思考
电影《千与千寻》关于现代日本社会的反思
看美国、日本、德国对垃圾分类咋要求
【评论】为什么日本人人是洁癖
日本人为什么这么爱干净
从就上厕所没手纸说起,日本医疗为啥牛?
日本的垃圾不是想扔就扔的 这才换来了无上的干净
清扫,在日本是神圣的事
日本如何将垃圾回收做到极致
日本人是怎么治理东京“城市病”的?
环境比国内好?日本人刷夜的网吧什么样
日本伊迪亚与日本环境发展史带给中国环保的启示
看日本废弃工厂如何成环保中心
日本的蓝天得来不容易
曾经的雾霾大国日本,为什么成了亚洲环境最好的国家
决心比方法重要:40年前日本是如何战霾的?
自下而上的日本环境政策
日本为何能成为世界上最干净的国家?看完这5个原因你就明白了!
为什么说日本是世界上最干净的人民素质极高的国家
东京的市民为何不用睡在噪音里
日本启示录:发展要与环境相协调
日本为什么那么干净?如何实现环境的长远发展
几十年前雾霾更厉害的日本 怎么靠环保节能恢复环境?
从100公里外欣赏富士山 日本川崎创大气治理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