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宗教文化 >> 正文
日本人写毛笔字是准宗教行为

我一直觉得写毛笔字是个私人艺术,因为字有固定形状,但写它的每个人写出来的字多多少少会不同,好比一个真理的周围遍布了无限接近的解释一样。眼下,发达的社会已经告别了墨香时代,写毛笔字变成了公众艺术,电脑打字代替了手写。尽管如此,如果把打印出来的校样平摊到地上,还是能看出文字呈现波状的奇景的。

  其实,这么一个想法也是每年元旦看到日本的男女老少到寺院和神社写毛笔字而引发的,一群群的香客挥毫写字,然后合掌称诵,念念有词,最终供奉到殿堂上,才算了却一年开头的心愿。

  京都有座著名的寺院叫“清水寺”,每年的年底都有由大和尚写出一个字代表当年的社会特征,2008年是“变”字,2009年是“新”字。看上去,别的话不用说,光一个毛笔字就能包涵所有,犹如一个看破红尘的僧侣遇什么事儿都是一句“南无阿弥陀佛”一样,其中的寓意比大海还深!

  据说,日本人写毛笔字努力往培养情操上发展的模式跟茶道和花道是一个套路,原本只是一件渴了喝茶的事儿,弄来弄去却变成从观察茶具开始就让你进入“虚实”与“空灵”的世界;花道也大致如此,完全属于准宗教的行为。日本学者石川九杨教授写过很多专著说明这些现象,读起来挺有意思的,其中有一段的大意是:“日本人写毛笔字是在上演一场戏,一个由肢体与语言之间的打斗戏,既然是戏,有时需要激情,有时需要虔诚,更多的时候需要一个属于自己的信仰。”

  (摘自《日本新华侨报》网站 作者:毛丹青)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文化:

  • 下一篇文化: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本人如何通过“米”建构国家形象
    稻作神话与权力之源:日本人如何通过“米”建构起民族与国家形象
    神道教与佛教对日本美学的影响
    在日本,僧人也可以结婚生子?
    日本寺院“接地气” 满足个人精神需求
    王新生谈近代日本社会变迁中的新宗教
    为何德国人日本人特爱劳动
    从日本茶道发展看茶与禅的关系
    揭秘日本宗教信仰下女人们
    铃木大拙的灵性观与日本文化
    日本推出“和尚配送”上门服务 遭宗教团体批评
    梁文道:日本佛教不要求出家人必须遵守戒律
    【大家】日本人真的接受儒家思想吗?
    日本“春宫”性欢人偶圣殿 印度性爱神庙
    日本的宗教
    日本人真的接受儒家思想吗?
    日本,“酒肉和尚”不堕落
    日本的节庆活动的特征
    日本僧侣能谈恋爱吗?
    看日本人生活中的宗教
    日本神道的宗教仪式 相扑运动
    日本宗教的七尊福气之神:吉运七福神
    日本最古老的舞蹈:能乐
    日本宗教
    揭秘残酷的日本死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