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碧岩录》渗透于日本茶道的内容与形式 日本茶道是在一代代茶人不断更新,不断创造、不断改善的过程中臻于完美成熟的。虽说日本茶道是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但是万变不离其宗,即不离茶道的母体文本--禅。茶道的一些重要理念,我们都不难从《碧岩录》中找到其母体源头或诱发点。 "和敬清寂"被称为日本茶道的四谛、四规、四则。那么怎样才能达到"和敬清寂"之心境呢?要回答这个问题,还必须追溯到这一理念的首倡者珠光。当年,珠光在回答义政将军有关茶道的询问时说:"人人茶室,外却人我之相,内蓄柔和之德,至交接相间,和兮敬兮清兮寂兮。"由此可见,"外却人我之相,内蓄柔和之德",即是达到"和敬清寂"的手段,而这皆可以在《碧岩录》中找到其母本:如第四则公案中"真空无相"的三昧境界,第四十六则中"安禅未必须山水,灭却心中火自凉"的劝诫,分明都是"外却人我之相,内蓄柔和之德",有着神形相似之处。如果将"和敬清寂"的意境与"夹山境"比较一下,同样也可发现二者之间有着惊人的相似。在日本茶道场所,常常挂有"猿抱子归青嶂后,鸟衔花落碧岩前"的偈联--此联出于《五灯会元》卷五:有僧问,"如何是夹山境?"善会说,"猿抱子归青嶂后,鸟衔花落碧岩前"。北宋政和年间,园悟克勤禅师住持夹山,评唱《颂古百则》时居碧岩丈室,有感于"夹山境"之深邃,叹谓,"碧岩不离此处,此处不离碧岩,摄大干于毫端,融芥尘于刹海,衔花鸟过,抱子猿啼。"这番话更是对"夹山境"作了进一步的诠释。此后他的弟子将他的代表作以"碧岩"名之,亦可谓情有独钟。随着以《碧岩录》为主要载体的夹山茶禅文化的东渡,"猿抱子归","鸟衔花落"一联也飘洋过海,登茶道之大堂,人茶人之雅室,成为茶道场所最常见的偈联。这是因为此联不仅是对"夹山境"的高度概括,更与日本茶道所推崇的"和敬清寂"意境相谐相融。联中既有诗情又寓禅意,勾勒出一副祥和、空灵、澄明、恬静、慈悲的画面:猿抱子归,无猛兽之惊扰,惟母子相依之亲情,鸟衔花落,无风雨之侵袭,独自由飞翔之怡然。猿归青幛,暗寓彼岸之意,花落碧泉,内蕴涅
|
《碧岩录》与日本茶道文化
文化录入:贯通编辑B 责任编辑:贯通编辑B
相关文章
唐宋茶在日本的传播
茶道表演、饭团制作、金枪鱼分解……从“吃喝”体验日本文化
日本茶道文化,原来是这样的
走近禅茶文化 走近传说中的日本茶道之源
余杭径山茶宴 实是日本茶道的老祖宗
日本茶道的精神:源于中国,却具有日本民族味
在日本茶馆一个人喝下午茶的体验
南宋时茶道如何传入日本
钱锺书:日本茶道无聊之极!
日本茶道第一人,用一生唤醒人们朴拙的审美情趣
日本决定将茶道和盆栽作为申遗对象 和服等待选
日本决定将茶道和盆栽作为申遗对象 和服等待选
日本煎茶道与中茶博合作20周年:文化共通 共同传承
日本茶道鼻祖千利休有什么样的传奇人生经历
日本“七五三茶会”实现“全民茶道
日本关西茶道家族藏宋元明清花器现北京保利秋拍
在日本喝抹茶
孙机: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
都说日本抹茶道源自中国,这是真的吗?
孤独难耐的时候,日本人喜欢去做一件事
从闽东追寻日本茶道的历史起源
日本文化的那些事儿:日本学生制服
从日本茶道发展看茶与禅的关系
在日本“跪”着喝茶
日本的茶道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