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过日本的同胞们,往往只注重日本的水果、蔬菜贵的一面,却忽视了其品质出众的一面。日本的神户牛肉,在纽约卖得最贵,也卖得极好,靠的是品质出众。中日两国食品消费的区别是:中国食品便宜,但品质差;日本食品贵,但品质好。中国食品若能达到中国价格,日本品质,则国人有幸。
受收入限制,中国百姓饮食消费观的主流还处在价格第一、品质其次的阶段。日本民众消费则已习惯品质第一、价格其次的顺位选择。
例如:前几年,通过几十年艰苦谈判,美国终于敲开了日本进口米市场的大门。进口大米价格只有日本大米的 1/5,一度把日本米业几乎冲垮。不过盛景不长,半年后日本人纷纷发现进口大米的口感与自己的习惯不同,又转而竞相购买高价的本国米(一公斤约合50元人民币)。结果,日本米一度几乎脱销,进口米则大量积压。逼得政府出台法令,要求商家只能卖“进口大米”或卖“混合大米”,不能单卖日本米,以消化进口大米,减轻市场压力。折腾了一气,日本人又回归到只吃日本米的传统,虽然价高。中国大米进不了日本,总有人说是贸易壁垒,其实质是日本消费者不买帐。若不思改善品质,光找日本政府的碴,不是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