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日本,不论大小城市,都会有花街柳巷,歌舞声平醉醒红尘间。但最有古典韵味的艺群,当属舞妓艺妓,说到舞女艺妓,当以京都为最。 京都舞女,也称舞妓。是以轻歌曼舞娱乐观客的传统演艺群体。身着传统日本和服,脚穿高跟木屐,脸和脖颈都以白粉厚抹。与之相映的是京都艺妓,她们都是日本京都文化中,亮丽明艳的人文奇景异观。只不过,京都的舞女和艺妓,有很大区别。二战前,很多家境贫困的女孩,从5岁或10岁开始从师学艺,12岁或15岁左右出师为舞女,然后再边演边学艺,学日本传统舞蹈,学三味线琴,学京都方言。到20岁时转为艺妓。战后,因为儿童保护法的实施,规定中学毕业后才可行舞为艺。 京都舞女的源流,大概是距今300多年前,在京都的北野天满宫和八阪神社的门前町一带的水茶屋,为前来的客人端茶递粿的女侍为始。起先的茶屋,以喝茶吃点心为主,后来发展到茶屋的侍女们唱歌跳舞娱乐客人招揽生意。这些能歌善舞的女伺们,就是现在舞女的雏形。各个茶屋的主人,竞相让少女们身着可爱的和服, 跳舞娱乐来集客, 由此,产生了舞女。真正的舞妓之称, 据说是从大正时代开始,刚开始只在京都的花街称呼,后来在关东地区,也将舞女称为“半玉”,将艺妓称为艺者。 在几次的京都行旅中,走在花街的青石板路上,与舞女有擦肩而过的缘遇,却没有近距离相见的缘识。因为听说要想去看舞女表演的茶屋价格昂贵,也就打消了近观舞女的奢想,而且没有人脉介绍,也不受茶屋的欢迎,有些百年老店, 更是婉拒陌生客。京都旅游观光文化机构,近年来到是与时俱进,既开办短期速成班招生培养舞女,也让舞女走出京都,应邀到各地去表演。当然出场费也是相当壮观吧。文化有价时,也会扩大文化的影响。不论是舞女还是艺妓,看其眼神,观其姿态,大概可以感觉出是速成的还是久修的。内外的修养学艺,炉火纯青的境界,绝非速成能达到。因为学艺修行的严格,也因为舞女的工作时间长,白天修习各项艺术技能,晚上陪客敬酒歌舞,现在的女生很少喜欢选择舞女的工作。
舞女的厚厚粉白妆,是与深夜的漆黑色相对应的绝美,是黑白分明的古来东洋美感。旧时的舞妓是夜间出没的妖艳。白天学艺修行,晚上行艺卖笑。茶屋外,是深寂黑色的夜,屋内是厚白的粉妆、华丽的和服、娇艳的头饰、舒缓的舞姿,灯火下,是梦幻般的凄美。现在舞女,有的应约演出,白天也厚厚地粉白,其实已是单纯的商业行艺了。从色彩的比较美学上看来,白天的厚白,近乎苍白。 前几年在东京参加一个有关京都文化的活动,因有京都舞女亲自表演,方才得缘近距离见识舞女的真面目。感觉都是20岁左右的青年女子,面部表情就是近在眼前,也不能全看清楚。因为那厚厚的白粉,从脸擦到前颈后脖深处,只有流转顾盼的眼神和下唇的口红,让人感受其神采和娇艳。舞女的慢步轻摇走路姿态和低头问礼的深婉,最令人心神荡漾。那是一份东方的婉约柔美,如画如幻。 如果有一天,你走在京都最大的花街只园青石板路上,或许你会擦身而过那些有名的文人墨客,也会擦身而过浓妆艳抹的京都舞女。那一刻,你一定会身不由己地放慢脚步或驻足惊喜感叹。假如舞女们对你深深一躬和轻轻一语相问礼,你一定会感受到:最温柔的也常常是最有力量的。 |
日本京都歌舞伎
文化录入:suyang 责任编辑:suyang
相关文章
日本国粹歌舞伎演绎全日空飞行安全演示
传统文化包装动漫题材新派歌舞伎《NARUTO》东京上演 赴日游客也成潜在受众
日本歌舞伎不仅世袭而且还有专属家纹
参观东京皇居:发现日本小学生着装打扮很奇特
日本红灯区成主妇赚外快场所
颠覆世界观 日本女人们又放大招了
日本红灯区 成主妇学生赚外快场所
走进日本牛郎的开放生活
奇怪的日本文化大解析1
日本著名的大型红灯区:歌舞伎町一番街
记者手记:浓妆背后的故事——走近日本唯一男艺伎
日本奢靡夜生活:歌舞伎町
繁华东京生活的潜规则(下)
东京生活的潜规则(下)
日本舞台上表演的木偶剧:文乐
日本舞踊解说
深入日本歌舞伎
新宿歌舞伎町的前世今生
日本歌舞伎现场揭秘变身绝技
在日本看一场歌舞伎表演要花多少钱
日本的情色产业并不依赖于整体经济
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本文乐木偶剧
日本所独有的一种戏剧:歌舞伎
拥有两百多年的传统的琦玉县小鹿野歌舞伎
日本“歌舞伎”面膜 让你瞬间变脸戏剧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