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服装业数年来的心路历程——贯通日本文化频道
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其他 >> 正文
日本服装业数年来的心路历程

上世纪90年代初期,新女性时尚陆续登场。1988年兴起街头潮流风格派生出的“涉谷式休闲”热潮持续不断;进入1990年后藏青色西便装(藏青色、金色扣子的夹克或西装上衣)开始流行;不久就转向了雅致式休闲风格。

  在这个过程中,支撑这一切的是泡沫经济带来的繁荣景象。自上世纪80年代后半期开始的泡沫经济,除女装外也带动了意大利风格高级男士套装的人气攀升。包括舶来品热在内,可以说泡沫经济期间对纺织纤维业也是一段难得的兴旺时期。

  伴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随之而来的是长时间的平成(日本天皇的年号)不景气,而纺织纤维业却显现出新的动态,一直走到今天。1993年郊外型男士服装专卖店开始在全日本范围内展开;女装方面,世界时装(WORLD)公司以休闲职业女装OZOC为序幕启动SPA型品牌,SPA(生产零售一体化)——一种全新的商务模式由此遍地开花。1995年,OZOC、INED等平成年间的品牌人气急升,伴随1996年精选专门店的大量涌现,全新的零售业态初步成型。

  就纺织纤维业整体情况而言,长期的平成经济不景气导致产业规模不断萎缩。1994后大量企业为了能够生存下来不得不进行裁员,1995年的阪神大地震,1997年消费税从3%提升至5%,1999年开始日本国内的会计制度向国际标准靠拢,导致一系列会计制度的重大变革,进入所谓的“会计大爆炸”时期。在众多不利因素的综合影响下,1995的日本八佰伴、1997的铃屋公司等行业代表性企业相继破产。在这之后,1998年西装面料批发企业相继倒闭,2000年十河公司和长崎屋公司陷于申请“民事再生法”以获得喘息的窘地。

  纺织产业也大受影响,纺织企业不断缩减国内的生产设备,加快了生产业务向中国等海外转移的速度。受1997年亚洲货币危机的强烈冲击,合纤业务开始进入分公司化时代。另外,日本国内产地萎缩、产业结构发生变化等下降趋势日益明显。1998年国内生产企业齐聚一堂成功举办了第一届“日本创意展”,这也无法阻止市场不断萎缩的脚步。

  零售市场方面,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发生巨大变化。在百货商场、专卖店、量贩店等时装销售陷入萎靡不振困局的同时,以优衣库(UNIQLO)公司和思梦乐(Shimamura)公司为代表的新型零售业态开始登场。2000年的优衣库可谓达到社会关注的顶点。另一值得关注的年轻潮流新中心——涉谷109,甚至被誉为潮流圣地,可见其受欢迎程度。1999年涉谷109的店铺FA(时装导购)被赞誉称为“超魅力销售员”,一度成为社会性热点话题。之后少男少女、年轻时尚风潮开始活跃起来,2005年举办了首届东京少女时装周。

  但这一期间的企业经营可谓是更加艰难严峻,2002年服装企业相继破产。2004年钟纺公司、大荣(Daiei)公司等大型企业由于经营不善最终申请产业再生机构进行支援保护。2006年开始的原料燃料价格攀升的影响,时至今日无法摆脱。

  百货业方面,2006年开始百货企业间的合并日渐增多,2008年4月,日本百货业迎来了4强鼎立的局面,即三越与伊势丹组成三越伊势丹控股公司,大丸与松坂屋组建J·FrontRetailing公司,SOGO与西武百货成立的MillenniumRetailing公司和高岛屋百货。

上一页  [1] [2]  尾页

文化录入:贯通编辑B    责任编辑:贯通编辑B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本文乐迎来第二位“四代目”人形遣い桐竹勘十郎
京都设计师推出可持续和服,使用回收丝绸和植物染料
歌舞伎团体“新世代”启动全球巡演,融合现代音乐和传统表演
日本文化厅启动传统工艺数字保护计划
日本樱花季延长引发热议
日本茶道复兴吸引年轻人
日本骑车须在机动车道左侧骑行
日本人口不断减少,女多男少,老龄化严重,真实情况令人担忧
日本一寺庙,金碧辉煌,被誉为“土豪”
日本96岁尼姑,整天吃肉喝酒沉溺男色,彪悍人生不需要过多解释
日本的贫富差距为何这么小?
大阪万博纪念公园“红叶节”开幕 红叶与日式庭院交相辉映
草间弥生作品亮相“四叶草”
日本西友、丸井们是如何对待自有品牌的?
日本西友、丸井们是如何对待自有品牌的?
一本书了解日本人眼中的“私摄影”
38条冷知识,让你更加了解日本
日本唯一存活1442年公司,从隋朝到现在,只做一种偏门业务,依然强大
为什么日本的出租车上偶尔会看到“SOS”?
为什么日本工薪阶层也能住独栋“洋楼”?
96岁的日本尼姑吃肉饮酒,沉迷男色,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处女率超高的日本,真是一个低欲望的社会?
经济高增长,日本女性为何回家做主妇?
日本人是如何保持健康的?4个“小秘诀”多学习,或帮助身体长寿
为何日本性同意年龄只有13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