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日本科学家和一位美籍日裔科学家荣获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日本国内希望借此机会扭转社会上对理工科敬而远之的风气,给基础科学研究注入活力。
200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奖名单7日公布后,《读卖新闻》当天晚上就发出了号外。相关的消息和解读文章更是充斥了8日日本各大报纸的版面。
《读卖新闻》8日发表社论指出,汤川秀树、朝永振一郎和小柴昌俊过去也是因为基本粒子领域的成就而获诺贝尔奖,这次3位获奖科学家的研究对象也是基本粒子。日本在基本粒子研究领域实力不俗,比如在欧洲大型强子对撞机项目建设方面,日本有约100名科研人员参与研究,日本还为该项目投资近亿美元。
《读卖新闻》社论同时指出,日本国内近年来出现了年轻人对物理学等理工科敬而远之的现象。理工科研究十年磨一剑,在日本,通常需要花6年完成硕士课程或者花9年攻读完博士课程。而理工科就业相对困难,拥有博士学位而找不到固定工作的人数量逐年增加。因此社论指出,政府和大学应该着手改革培养科研人员的体系,希望以这次日本及日裔科学家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为契机,增加日本年轻人对科学的梦想和期待。
《每日新闻》8日发表社论说,一直被认为是高不可攀的诺贝尔奖近10年来已成为了日本人的“身边事”,同时,基础科学的重要性也逐渐清晰起来。但是日本的科学技术政策偏重经济效益,政府把科技当作活跃经济的主要支柱,大学的研究也追求效率和应用。文章呼吁相关人士重新思考一下现在的研究环境是否适合培养能获得诺贝尔奖的人才。
《朝日新闻》8日发表评论文章说,日本大学的改革逐步推进,国际水平的研究基地数量增加,但是危机却在悄悄靠近,年轻的科研人员难以静心钻研等问题已经出现。文章呼吁不要让获奖的喜讯掩盖存在的问题,政府及有关机构应想办法采取措施,比如改善年轻科研人员的待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