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关西三重县鸟羽市相差町是这个岛国漫长海岸线上一个普通小镇,传承已久的海女文化让这里渐渐成为旅游热点。近日,记者跟随由多国记者组成的采访团走进了海女的世界。 海女是日本人给渔家女的美称。渔家女全身披挂,扶着皮圈漂浮在海浪之间,只见她突然深吸一口气,带着13公斤重的铁钎潜入海底,再冒出头的时候,她手里就多了一样东西,不是鲍鱼、海胆就是海参、海蟹等名贵海产。 海女轻快地游回船边,熟练地爬上甲板,此时仔细打量就会发现,尽管她们英姿飒爽,但恐怕还是上了年纪。一问果真如此,她们竟然个个年过半百,让人啧啧称奇的是,其中竟然还有一位80岁的长者。长年海中作业,增大了她们的肺活量,也让她们的生命显得年轻。 不过,这同时又反映了海女后继无人的尴尬事实。随着现代渔业科技的发展,日本全国境内依靠人力作业的海女越来越少,人数已锐减至上世纪70年代的三分之一,三重县海女人数最多,但也只有1165人。 三重县的海女有一半在鸟羽市,鸟羽市的海女又大多在相差町,但相差町也只有海女170人。相差町由此认识到传承历史的使命,他们建起了海女文化资料馆,从实物到模型,从录像到现场解说,十分详尽。得知我们是来自中国的记者时,担任讲解的世古寿夫特意强调了海女与中国的渊源,比如海女头巾上象征平安的星星就来自中国。 为什么是“海女”,不是“海男”?为什么潜海打捞的都是女性?世古寿夫介绍说,以前夫妇驾舟出海,女性脂肪多、浮力大,在海中作业可持续更长时间,男性则留在船上观察救急。他还诙谐地说,以前海女以胖为美,女孩越胖越受欢迎。 为了传承历史,也为促进观光旅游,相差町地区还推出了一些饶有趣味的海女旅游项目,游客可现场观摩海女大海打捞的过程,然后在海边小屋品尝她们刚刚打捞上来的海鲜,海女还会向客人介绍她们的生活与文化。 75岁的海女野村礼子介绍说,她有3个孩子,两女一男,但女儿无意继承海女的事业。她说,大海是生命起源的故乡,希望海女不会就此消亡。(记者 冮冶 钟沈军) |
走进日本海女的世界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三十年前的日本人和今天不一样
日本人为什么好“色”:色到极致,便成为一种“道”
徐伟信:丑闻折射日本企业文化背面
“抱云堂吟草——言恭达书法艺术展”在日本东京举行开幕式
茶道表演、饭团制作、金枪鱼分解……从“吃喝”体验日本文化
“日本当代文化思想译丛”传播日本民众反战呼声
27000美元买俩甜瓜 揭秘日本“奢侈水果”文化
日本将向海外派遣园艺师 支援修复当地日本庭园
日本文化推广活动在北京举行 “工匠精神”得到宣传
中国古诗词浸润日本文化 "汉诗热"渐升温
阳明心学是对日本近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
日本庭园火遍全球,可与中国园林媲美
现代日本艺妓真实生活 惊人一幕曝光
虹端和宿:在CBD感受日本传统文化
日本文化的那些事儿:日本学生制服
日本的特殊文化女仆日 众妹子齐穿性感女仆装
【日本零距离】独具魅力的日本活动偶人
日本男女混浴的历史与复兴
以平常心看待日本文化
日本隐形“贱民”近300万 世代从事“不洁”工作
【犄角旮旯看日本】让外国人跌眼镜的日本“怪象”
涨姿势!“竖中指”在日本文化中指代兄弟
日本现代化的“个性”
中国媒体人:日本就像中国的一面镜子
日本的“千年神物”和纸 被细分成上万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