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企业文化 >> 正文
徐伟信:丑闻折射日本企业文化背面

近年来,日本企业界频频被爆出造假丑闻,其中不乏一些全球知名的公司。为何曾经被日本人引以为豪的知名企业,如今却让日本人蒙羞呢?


进入新世纪,日本企业界鲜有出现令人惊叹的创新成果,内卷化怪圈笼罩整个日本企业界。在此大环境下,如果企业经营者能够使公司业绩得到快速的增长,无疑会为自身带来荣誉和社会地位。日本立命馆大学名誉教授松村胜弘在分析东芝假账事件时认为,东芝高层“好大喜功”文化造成业绩考评唯结果论的倾向,东芝管理人员的升迁和薪俸很大程度取决于当季业绩,为此管理人员自上而下默认造假行为也就在所难免。


事实上,一些日本企业界高层管理人士经常痛陈企业内部封闭文化,使改革无从谈起。2016年三菱汽车爆出油耗造假丑闻后,引咎辞职的总裁相川哲郎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丑闻源自于公司强大的内部文化,作为企业高层管理人员也对此无可奈何。然而,日本大学教授稻叶阳二则认为,过分强调企业文化和员工的人际关系,反倒让高层管理人员模糊了自身的错误。稻叶指出,由于日本文化中将组织法人作为独立“人格”看待,造成丑闻曝光破坏了企业形象,却并不会伤及管理者本身,这让企业家们的鞠躬道歉显得更为空洞和虚伪。


日企频爆丑闻还反映出日本当前面临的诸多现实问题。一方面,根植于日本文化的集团主义价值取向,使日企内部形成了员工必须绝对服从组织的氛围。谷歌日本公司前总裁辻野晃一郎就曾指出,日本企业缺乏组织民主,没有学会去尊重公司员工自主性和员工伦理观。另一方面,日本大企业的年功序列制度和日本就业市场应届生优先的惯例,造成日本业界人才流动困难,员工在面对企业造假行为时难以急流勇退,只得同流合污,内心备受煎熬。近年来日本社会对“职权骚扰”“性骚扰”等热点问题的讨论,都反映出日本企业员工在职场面临的巨大压力。此外,“宽松教育”下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已经进入企业,却由于阅历和知识的局限暂时无法肩负新时代日本创新和发展的未来,难以推动企业文化革新,反而更有被同化的可能。


那些弄虚作假的日本企业,最终必将自食其果。但这一现象背后折射出的诸多复杂问题,还有待人们进一步去思考和关注。(作者是日本东京大学综合文化研究科博士生)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本:求职前先了解职场礼仪
李大雨:日本人不再以加班为荣
“舌尖上的日本”日本品质节开幕 感受日本饮食文化魅力
日本新法给加班时间设上限
“小而精”的日本零售店
日本出现新年号预测热潮 “和”与“安”人气高
想辞职却不好开口?日本兴起代理辞职服务
日本为何没有报考国家公务员热?
钟爱雅虎,“抛弃”谷歌!为什么日本人有这样的习惯?
从埋头生产到注重体验——日本制造业顺势应变
看日本企业如何解决职工子女入托难:探访丰田幼儿园
日企为何偏爱存钱(经济透视)
日本制造业“堕落”了吗?
篡改文化战胜耻感文化 日本制造,想说爱你不容易
中年危机并非中国专属 日本:压力让你根本不需要闹铃
日本企业偏爱有经验求职者 助长员工跳槽风气
独特福利:日本公司为员工建墓地
日本传统雏人形如何适应新时代
一目十行!走近日本的三位“神级”刀匠
中国年轻人在日本看酱油里的创新
造假、违规、缺陷——看“日本制造”如何跌落神坛
30多年过去,“日本模式”还管用吗?
调查:主管高龄化 日本中小企业14年后或消失
走下神坛的“日本制造”
监管医药广告国外严字当先 日本:“奇葩”规定设诸多禁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