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驻日本特约记者 孙秀萍】二十四节气起源于中国,被日本接受并加以传承。在二十四节气以外,日本还根据本国气候的实际特点,增加了一些独特的节气,比如八十八夜、土用、入梅等,被统称为“杂节”。
“八十八夜”是指从立春算起的第88天,是晚霜出现的日子,旨在提醒农民注意保护农作物不被霜打。据说这一天摘的茶是高级品,日本民间认为喝这样的茶可以长寿。
“土用”是指四立(即立夏、立秋、立冬、立春)之前的18天。日本人有夏季“土用丑日”吃鳗鱼的习惯。“土用丑日”是指在土用期间,按照12支,被称为“丑”的日子。因此每到夏季“土用丑日”前,各家超市就会挂起招牌,提醒人们该吃鳗鱼了。因为日本夏季炎热,人们认为需要吃富有营养的鳗鱼来帮助人们忍耐夏季的炎热和不适。
“半夏生”是指中药半夏发芽的季节,古时是指从夏至开始的第11天。对于农家来说是水稻插秧结束的日子。有些地区还有从这天开始休息5天的习惯。
“二百十日”是指立春后的第210天。这一天天气容易变化,常有台风来袭,被农家称为“厄天”。虽然没有什么特别的习俗,但可以提醒农民作好防台风准备。“入梅”代表梅雨季节的到来,农民一般根据这一天确定播种的日子。
日本人对节气敏感,还体现在对天气预报的特别关心上。日本的天气预报员是面向大众招聘的,没有身份、性别和年龄的限制。经过自学并国家考试,合格后就能获得“气象预报士”称号。据《北海道新闻》报道,今年8月举行的考试中,一名11岁的小学生成功通过,成为日本年龄最小的“气象预报士”。本次参加考试的人员为2962人,合格者仅为145人。日本书店中有很多相关备考书籍。
目前日本共有9856名“气象预报士”,76%的人有正式工作,其中31%从事和气象有关的工作。想成为电视台的天气预报播音员,也需要“气象预报士”资格。有公司专门举办培训班,帮助学员通过电视台严格的审查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