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探究日本制造业的神话
【中日产品比一比】
安东晴说,她在佳丽宝公司工作了6年多,对日本产品的性能已习以为常,个人感觉是,中国人有点把日本制造神话了。“日本制造”的理念、技术和做法其实极其朴素,就是:始终坚持的消费者立场,脚踏实地的调查和耐得住寂寞的钻研。
全日本中国人博士协会事务局长李睿栋说,中国制造求短平快,少有企业愿意在细节、在“鸡毛蒜皮”的事情上花工夫。原因是整个发展环境还没从粗放型到精细型转变,环境资本也没有耐性,人的思维也很难到细节上去。看看今年大学创业排行榜里面大学生的创业企业,大多数都与互联网有关系。可是,难道别的行业像制造业都不需要发展了吗?
由华侨创办的中国通讯社营业部长姜德春认为,“日本制造”的东西一是注重细节,二是很会包装, 三是会推销;而中国产品的问题,在于对细节缺乏足够的重视,精益求精的精神不足。
姜德春说,其实和其他国家相比,日本或日本人的强项并不在创新,日本人擅长拿来主义,以前是从中国学,近现代则是欧美。从古代的造纸、丝绸、茶艺、瓷器等到现代的汽车、高铁直至运载火箭,几乎所有的产品,没有诞生于日本的。日本的高铁脱胎于德国,火箭发动机很长一段时间都是购买美国的。日本高级相机的镜头仍需从德国进口。但是,在市场经济下,日本拿到专利后,会在改良和细节上下功夫,然后在商场上战胜对手。日本人很会推销,会揣摩消费者心理。像酱油、拉面、围棋等本发源于中国,却以日本产品及日语发音知名于欧美,这值得中国人反省。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