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七五三节这个节日,起源于七世纪的平安时代,到了江户时代时更普及到庶民之间。江户时代的大名(诸侯),最伤脑筋的是后裔问题,如果没有后裔,便会被幕府(德川将军)废名或灭门。只是,不知道为何,一般大名家的第一夫人即使有幸受孕,也罕得产下男婴,就算是顺利得嗣,通常也是虚弱多病,夭折例子很多。更糟糕的是,侧室经常也难逃这种恶运。所以家臣们总是得为了寻求门当户对的养子而奔波劳碌。民间也是一样。江户时代有句谚语:「孩子不到七岁,是神佛的子弟。」意思是说,孩子未满七岁之前,父母只是暂时代替神佛照顾孩子而已。所以七岁之前的孩子若是遭遇不幸,父母通常也不办理正式殡葬;另一方面,若是犯了罪,不但不必接受制裁,父母的罪也不会连累到孩子。 这是出于当时的社会,尤其是都市地区人口骤增,致使环境恶化,霍乱、流行性感冒蔓延猖獗,也没有现代医疗设备可以预防,加上时常遭逢天灾、饥馑,所以才会萌生上述的观念。江户时代的人口始终维持在一定数字上,增加缓慢,除了社会集体晚婚以外,幼儿早夭也是主要原因之一。正因为如此,孩子落地后,第七天有「七夜日」,满月时有「拜神社日」等习俗,都是祈求孩子能够顺利成长的惯例。这些惯例,一直沿袭到今日。 为了后裔,大名家跟庶民都如此煞费苦心了,将军家当然也不例外。德川家到了第三代家光将军时,后裔们的气派与风度都已经失去战国时代的粗犷与坚韧,家光又有同性恋的癖好,使得家光乳母春日局心力交瘁,忧心不已。家光到三十七岁时才幸得长子(第四代将军),四十一岁时,侧室产下次子(第五代将军);长子生来就孱弱多病,家光只好将希望凝聚在次子身上。次子虚岁五岁时,家光便迫不及待地选了个吉日,为次子设宴庆贺,祈求他顺利长大成人。这个吉日,正是十一月十五日。“七五三节”也就这样传开到大名与庶民之间。 |
起源于七世纪平安时代的日本七五三节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日本夫妻为什么直接称呼对方为“爸爸”“妈妈”?
日本夫妻为什么直接称呼对方为“爸爸”“妈妈”?
日本奶爸在宝宝照片上进行手绘创作 用特殊方式记录孩子成长
日本三田天满神社举办幼儿哭声比赛 祈祷孩子健康成长
看看日本的农村,再看看中国的农村,才知道差距不是一般的大
日本地铁简直是女孩子的噩梦,很多人打车都不会选择地铁
为何日本小学生放学从来不用接送?日本人给出四点答案,众人沉默
日本地铁简直就是女孩子的“噩梦”,看完后女孩都不敢去日本了
日本:专治熊孩子的节日
【近观日本】为什么在日本,一个女人可以带好几个熊孩子
日本首次展出德川家光两幅水墨画
在日本 孩子走丢怎么找
日本小孩冬天真的不穿裤子!!!
日本小学10块钱的午餐,令人吃惊!
在日本孩子走丢了怎么找
日本太太,大概是可爱又麻烦的一种存在
开学在即 日本人告诉孩子:不想上学逃避也可以
生育只可鼓励,绝不可强制:看日本如何应对少子化危机
日本成人提前:都是不生孩子惹的祸
不过“六一”的日本人,想不到一年竟然有三个儿童节
产妇晒在日本生娃时的病号餐 看得让人想生孩子
日本新手妈妈的一天是这样过的!看完觉得丈夫真该跪搓板!
这些日本女孩沦落地狱之前,救她们命的竟是色情业
【推荐】畅销日本15年经典生命教育绘本《生命可以看见》
日本妈妈:与其马马虎虎结婚不如一辈子单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