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社会重视吃苦教育,认为让孩子学会吃苦耐劳、锻炼意志是一生的财富。 在日本的北海道、上信越等多雪地区,有一种叫做“雪育”的冬令营传统,刻意让孩子在严寒天气中穿着单薄地到雪山或滑雪场操练,以锻炼体力、耐力和意志,培养与严酷自然共生的能力。 记者曾赴长野县采访“雪育”冬令营。该县上水内郡是日本著名的多雪地区,1月平均温度零下4摄氏度左右。冬令营的参加者除当地幼儿园的孩子和中小学生外,还有从九州专程赶来的福冈县立中学的高中生。 当地中学教师竹川介绍“雪育”的由来时说,这项起源于北海道的教育传统最初是希望培养孩子接受和热爱当地严酷风土的精神。 他说:“日本每年因雪灾殒命者超过百人,除雪费用非常庞大,但如果只想这些,雪就只能是造成我们各种不便的敌人。多雪地区的人们必须要从心底接受雪,接受这方风土,才有可能将其为我所用。与自然共生,与灾害共生,教育孩子们全面接受雪带来的好与不好,这正是‘雪育’的出发点。” 比起记者在冲锋衣下塞着羽绒服的全副武装,参加“雪育”冬令营的中学生和小孩子们只穿一件毛衣,外罩防雪外套。保育员清水告诉记者,日本有句谚语叫“孩子是风之子,大人是火之子”,有意不让孩子穿得太多,是为了锻炼他们的体质。在日本,中小学乃至幼儿园的冬季校服都是短裙短裤,这常常让许多外国人颇为不解,其实这也是耐寒训练的一部分。 中学生在雪坡的最下段学习滑雪,幼儿园的娃娃们则用木制圆盘做滑板,坐在里面往下滑。虽然一个个脸被冻得红通通,但没有人瑟缩畏惧。由于坡陡,不少孩子错离圆盘,甚至翻了跟头,栽在雪里一时起不来,但老师既不搀扶也不抚慰,只是等孩子自己坐起,找回圆盘,自己回来。 两小时的训练结束,中学生和小孩子们自觉地在宾馆门廊外一丝不苟地抖落滑雪板、雪靴、帽子和外衣上的积雪。没有老师提醒,但所有人都唯恐弄湿屋内地面,那情景令人感叹。 上水内郡的“雪育”冬令营还有一个为父母与幼儿园小朋友和低年级小学生专设的亲子环节,叫“夜间雪地寻宝”。保育员清水说,现在日本的双职工越来越多,父母工作忙,陪孩子的时间越来越少。亲子户外活动,尤其是在雪中接触的活动,有利于父母和孩子在更贴近自然和生命的单纯状态中交流感情和生命体验。 “夜间雪地寻宝”的内容是孩子们捧着自己做的锡纸包蜡烛,到雪地里寻找家长事先埋好的小礼物。家长在附近为孩子鼓劲。日本家长们不时提醒的不是“不要摔倒”,“不要被树枝划伤”,而是要和其他孩子互帮互助,以及“不要把鞋子和手套掉了!” 一位中年父亲对记者说:“摔倒是不要紧的。防止受伤,保护自己是天性,怎样做到也要靠孩子自己去领会。” |
谈谈日本北海道“雪育”冬令营传统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日本获210个中国古方专利:谁才是中医没落的元凶?
疫情导致日本传统的冰雪节改变举办方式
“十竹斋东方文化艺术周” 在日焕发中华传统文化生命力
日本彩色动画电影开山作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致敬
日本中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之道
安倍:新年号“令和”源自《万叶集》,象征日本文化与传统
“2019日本传统工艺品展” 带您领略浓浓东瀛风
日本女性纷纷"抵制"情人节? 元凶竟是巧克力
反传统、反浪漫资本主义:日本情人节送“人情巧克力”大势已去?
日本奈良举行传统冬季庆典 彩色焰火照亮夜空
揭秘日本传统武士刀工艺 1年才做一把还常常卖不出去
中国的榫卯,日本人带到瑞士后,惊艳了全世界!
日本东京:新年饰品点缀传统商业街道(组图)
90余件日本传统工艺品在中国三峡博物馆展出
日本的建筑和建筑的日本
日本年轻壮汉抬御舆入海 庆祝传统节日
日本福岛时隔8年重新举办大型传统祭典活动
日本小镇举办传统海鲷祭 年轻人扛呆萌“鲷鱼”入海
日本的传统文化中,为何没有助人为乐的思想?
在日本的不知名小城,匠人们坚守着制墨传统
日本韩国的端午节
为什么日本大街上穿和服的多是外国人,特别是中国人?
一击入魂!日本太鼓DRUM TAO~舞响
想了解日本传统文化?这几本漫画就够啦
日本的传统 却要中国人来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