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下不了狠心”让日企失去竞争能力 松下企业在日前公布了撤出等离子电视生产领域并抛售尼崎工厂的消息。等离子电视事业不顺连续两年给松下造成了巨额亏损,因此松下内部早就在讨论撤退事宜。但是从打算到真正下决心却是花费了很长时间。 松下的超薄电视生产量在2010年曾高达2000万台,到了2012年骤减至1300万台。松下上海工厂虽然有200万台的生产能力,却只生产40万台,因此2012年底,终于决定关闭上海工厂。而下决心关闭日本国内的主力工厂,松下又从这里花了一年时间。正是这种“踯躅不前”、“下不了狠心”的企业体质拖垮了松下。这种体质不仅限于松下,很多日本企业都有类似的特点。 日企在转型或者缩小事业规模时,总是会遇到最终阻力,那就是“员工的雇佣维持”。政府也在大力倡导扩大和安定雇佣。日本企业表面上是“株式会社”,但实际上基本上是挂羊头卖狗肉。公司经营反应的不是股东的意思,而是大多数员工的意向。企业高层也多是从员工做起,公司社长其实就是员工代表。任何危机面前,优先雇佣就成了理所当然的事情。 日本在以前也发生过“公司是员工的还是股东的”的辩论,这种事情其实多此一举、非常愚蠢。选择当“株式会社”就是股东的,想让员工做主,就大可弄成其他形式的法人。但在日本却没有哪个公司愿意弄成“员工做主”型的,因为他们都明白这种法人不要说国际竞争,就连国内竞争都过不了关。换句话说,日本的企业一方面采取“株式”的形式,一方面却又罔顾股东的意见,以员工利益为先,股东就是被推出去承担风险的冤大头。 现在的日本企业大多都处于这种矛盾之中,只要这种矛盾存在一天,“下不了狠心”的体质就会继续,竞争就会落人于后,最后,就只能在有限的国内市场瓜分利益,成为“缩小均衡经济体”。 |
犹豫不决让日企失去竞争能力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日本最牛学校,成立30年只毕业262名学生,不仅神秘还令人深思!
日媒:100年松下“蜕变”正是日本停滞经济的缩影
为什么“富不过三代”在日本企业身上不适用?
走进日本松下废旧家电回收工厂
曾经迷恋的日本大牌,为何都见不到了?
日本家电企业转型的内在奥秘 中企怎么干?
中国年轻人已经不看电视?那日本呢?
日本企业哪家强!就去索尼或任天堂!
探访日本松下环保工厂
日企行业介绍之九:电机业
日本年轻人青睐小公司:在大企业工作如“等死”
松下幸之助的“玻璃式经营”
日本首相的“孔庙”——松下村塾
松下政经塾和日本政治信仰一起没落
日本企业的独特“员工精神”
日本用科技来应对社会老龄化所产生的一些问题
松下不那么容易的装修生意
在日本乱扔电视要坐牢 松下从废家电中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