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风俗 >> 正文
谈日本深厚的“过坎文化”

\

晴明神社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卢 昊】中国传统处世哲学中强调人生就是“过坎”,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日本也有深厚的“过坎文化”。日本人将一生中可能遭遇很多困难甚至灾祸的年份称为“厄年”, 在此期间,通过到神社拜谒,或者利用一些“小物件”来逢凶化吉称为“厄除”。厄除的物件和办法五花八门,形成独有的文化景观。

  一般认为,“厄年”的理论源自《黄帝内经》中的《素问》、《灵柩》等节,强调人的生命有其不可避免的生理节点和周期规律。而年龄则是衡量“坎”是否到来的重要依据。一般人一辈子至少要遭遇三次 “厄年”。关于“厄年”究竟是哪几年,平安时期日本古书《色叶字类抄》中曾称,人在13岁、25岁、37岁、49岁、61岁、73岁、85岁、97岁易遭大灾,《佛说灌顶菩萨经》则记载为7岁、13岁、33岁、37岁、42岁、49岁、52岁、61岁、73岁、85岁、97岁、105岁。目前日本人普遍认为,男性25岁、42岁和61岁时,女性19岁、33岁和37岁时是“厄年”,又称为“本厄”,“本厄”之前的一年和之后的一年则分别称为“前厄”和“后厄”,统称为“厄三年”。人的一生要经历至少三段这样的时期。其中男性在42岁、女性在33岁时的“厄年”被称为“大厄”,即人生中最不安定,最容易出现大灾祸的年份。每年日本各地神社都要挂出专门的牌子,上面写清当年迎来“厄年”的人们的出生年份,提醒人们多加注意。

  关于为什么这些年份是“厄年”,日本人给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其中一些和数字甚至谐音有关。一些医学方面的解释似乎更有依据,女性19岁是卵巢成熟,生育机能完全形成的时候,33岁和37岁时则是生育的“高危时期”,这些年份都是身体很容易出状况的时候。而在过去人寿命较短的时候,男性42岁已经处于“老年”的门槛上,而现在42岁的男人则是工作最为繁忙、压力最大的时候。日本人认为,即使此时没有大祸临头,身体也很容易严重钝化、衰老,乃至患上心脑血管等方面的疾病。 因此在“厄年”,尤其需要注意健康,不可过度劳累。

\

晴明神社的厄除桃,摸一下可消灾避祸。

  “厄除”是在灾厄的年份前往神社拜谒,并奉上祭品,或者用专门的信封封上礼金交给神官,时间主要是正月和生日时候,这一传统早在平安时期就盛行于日本的贵族当中。

  一般来说,人们会拜谒当地神社,但日本各地有一些神社在“厄除”方面被认为特别灵验。比如供奉著名的“关东三大师”(即佐野厄除大师、西新井大师和川崎大师)的寺庙,京都著名的八坂神社、平安神宫,福冈的太宰府天满宫等,因此很多处于“厄年”的人们都专门去那里祈祷。

  按照过去的传统,神官会给拜谒的人撒豆“驱邪”,并且赐其专门的“厄除”御守即护身符。护身符一般是木制的,样子和人偶相似,据说可以替拜谒者承受灾祸,人们还可以从神社请回经过洗礼的木箭即“破魔矢”、念珠乃至菜刀和剪刀,携带在身上,用来逢凶化吉。人们还会将随身的小件物品,如梳子、手巾和里面有和自己年龄数相同的钱的钱包丢在神社,即所谓“厄落”。除了前往神社之外,日本人还经常在“厄年”佩戴水晶、翡翠、绿松石的饰物,他们相信这些玉石能够击破“邪气”。给正处于“厄年”当中的亲友送礼也有讲究,一般来说,这些礼物应当是贴身的、颜色丰富的、或者表面有鳞状花纹的物品,例如男士用的领带、皮带,女士用的纱巾、围巾、束带、项链,男女共用的钱包等。

  日本人有悲观的一面,认为人生苦难远多于欢乐,一生就是漫长而艰难的旅行。有观点认为,由于频繁蒙受自然灾害和战祸,日本人对于求生的渴望尤其强烈,因此使得他们尤其重视驱邪避祸,这也在“过坎文化”中有充分的体现。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三十年前的日本人和今天不一样
日本人为什么好“色”:色到极致,便成为一种“道”
徐伟信:丑闻折射日本企业文化背面
“抱云堂吟草——言恭达书法艺术展”在日本东京举行开幕式
茶道表演、饭团制作、金枪鱼分解……从“吃喝”体验日本文化
“日本当代文化思想译丛”传播日本民众反战呼声
27000美元买俩甜瓜 揭秘日本“奢侈水果”文化
日本将向海外派遣园艺师 支援修复当地日本庭园
日本文化推广活动在北京举行 “工匠精神”得到宣传
中国古诗词浸润日本文化 "汉诗热"渐升温
阳明心学是对日本近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
日本庭园火遍全球,可与中国园林媲美
现代日本艺妓真实生活 惊人一幕曝光
虹端和宿:在CBD感受日本传统文化
日本文化的那些事儿:日本学生制服
日本的特殊文化女仆日 众妹子齐穿性感女仆装
【日本零距离】独具魅力的日本活动偶人
日本男女混浴的历史与复兴
以平常心看待日本文化 
日本隐形“贱民”近300万 世代从事“不洁”工作
【犄角旮旯看日本】让外国人跌眼镜的日本“怪象”
涨姿势!“竖中指”在日本文化中指代兄弟
日本现代化的“个性”
中国媒体人:日本就像中国的一面镜子
日本的“千年神物”和纸 被细分成上万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