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资讯 >> 正文
日本现代都市中的“文化原始林”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东京是一个经历过无数变迁的城市,然而细心的人会发现,在这座充满现代化气息的都市里却也随处可以嗅到历史的芬芳。今天,我们想带大家走近的是坐落在东京市中心北部的一块面积仅为1平方公里左右的“田端文士村”。19世纪末至20世纪,那里曾经孕育了一大批日本近现代著名的艺术家与文学家。在二战的东京空袭当中,这些历史名人的居所几乎消失殆尽,但如今仍然有一座纪念馆伫立在“村口”为人们讲述着文人墨客的历史足迹。

  田端文士村纪念馆与田端车站只相隔了一条街,而这条街通往南边的一侧便是“田端文士村”。街边的路灯上悬挂的“河童”旗帜让人一眼便知,这是以芥川龙之介的晚年代表作《河童》来寓意着一位日本的文坛巨匠曾经在这里居住过。田端文士村纪念馆的研究员永井康友介绍道:“从明治时代到大正时代,日本的艺术家和文学家聚集地住在一起的地方,我想田端算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在东京有好几个这样的‘文士村’,在其中田端应该是最早的一个了。”

  田端在距今100多年前曾经是一片闲静的农村。1889年,随着东京美术大学的落成,逐渐开始有不少的艺术家来到这一片土地上定居,其中比较著名的有画家小杉放庵、陶艺家板谷波山、以及雕刻家吉田三郎等等。而1914年后,随着芥川龙之介的定居,田端开始涌入了菊池宽、土屋文明等大批的文人墨客。在这一年代,田端的文化交融可以说迎来了一个鼎盛时期。

  但1923年的一次波及东京的关东大地震令田端地区受到了巨大的损坏,而时隔22年后的东京空袭,更是令历史文人在这一片土地上的足迹化为一片焦土。在经过了一次又一次的变迁后,虽然名人故居已经消失不见,然而幸运的是田端却在历史的沧桑变化中依旧保持着以往的街道原貌。研究员永井说:“田端这个地方不是位于东京的中心部,都市开发计划都没有波及这里。另外,还有一个比较复杂的情况,这里的土地的所属权利关系非常复杂,所以这里没有经历过大规模的开发。因此,这里的道路分布和以前没有什么两样。以前的老房子可能都没了,但是道路的感觉,和一些低矮的房子排列的地方,走在里面可能就感觉是进入了一个(文化的)原始森林里。”

  田端文士村纪念馆除了在馆内展出以芥川龙之介的真迹为主的展品外,还会定期举行讲演、儿童体验课堂等活动。除此之外,纪念馆的研究员还会带领人们到文士村的街上去实地散步,讲解文人艺术家们以前在这里生活创作的点点滴滴。而对于这样做的意义,永井表示:“比如,像芥川龙之介、室生犀星等等的文人,他们住在田端的时候,大都是20岁左右,刚刚起步的时候。这些朋友,就在这样一个地方,互相住得很近,就能够通过交流、碰撞相互刺激。我想让年轻人们也了解这样的历史。虽然现在通过手机可以相互取得联系,我希望他们明白这种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方式,也是很重要的。”

  走在田端的街道里,听着研究员的解说,感觉就像历史真的能够在眼前重现,可以看到那些文人艺术家在小巷中来往穿梭的情景。研究员永井继续说到:“现在还有一些80岁以上的老人,还知道以前的文士村的模样。作为田端文士村纪念馆,我们今后打算尽量去向这些人咨询,并把这些资料以某种形式保存下来。如果可以的话,今后将对文士村实现平面或者是立体上的复原。”

  永井说,这样的复原工作,接下来还要面临资金、与当地居民协调等诸多问题,现阶段的首要工作是先进行资料保存。也许在将来,人们站在这里的时候,那些历史上的画面能够更加鲜活地展现在眼前。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三十年前的日本人和今天不一样
日本人为什么好“色”:色到极致,便成为一种“道”
徐伟信:丑闻折射日本企业文化背面
“抱云堂吟草——言恭达书法艺术展”在日本东京举行开幕式
茶道表演、饭团制作、金枪鱼分解……从“吃喝”体验日本文化
“日本当代文化思想译丛”传播日本民众反战呼声
27000美元买俩甜瓜 揭秘日本“奢侈水果”文化
日本将向海外派遣园艺师 支援修复当地日本庭园
日本文化推广活动在北京举行 “工匠精神”得到宣传
中国古诗词浸润日本文化 "汉诗热"渐升温
阳明心学是对日本近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
日本庭园火遍全球,可与中国园林媲美
现代日本艺妓真实生活 惊人一幕曝光
虹端和宿:在CBD感受日本传统文化
日本文化的那些事儿:日本学生制服
日本的特殊文化女仆日 众妹子齐穿性感女仆装
【日本零距离】独具魅力的日本活动偶人
日本男女混浴的历史与复兴
以平常心看待日本文化 
日本隐形“贱民”近300万 世代从事“不洁”工作
【犄角旮旯看日本】让外国人跌眼镜的日本“怪象”
涨姿势!“竖中指”在日本文化中指代兄弟
日本现代化的“个性”
中国媒体人:日本就像中国的一面镜子
日本的“千年神物”和纸 被细分成上万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