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其他 >> 正文
日本企业复原之财团制度:搭建利益共同体

 “财团中的企业交叉持股,形成利益共同体,在灾难打击中相互扶持。独特的财团制度,以及财团内部企业的互助互持,成为日本企业迅速复原的又一关键动力。”产业经济学家、《三井帝国在行动》作者白益民说。

  日本有很多我们耳熟能详的世界级企业,比如丰田、东芝、索尼、松下、NEC、三洋等等,但很少有中国人知道,它们都属于三井财团。日本的“财团”分为金融机构、产业公司和综合商社三个部分,类似于中国近代史上的“商帮”。它们交叉持股,形成利益共同体,在灾难打击中相互扶持,共渡难关。独特的财团制度,以及财团内部企业的互助互持,成为日本企业迅速复原的又一关键动力。

  交叉持股的利益共同体

  日本共有三菱、三井、住友、富士、三和、第一劝银六大财团。我们一般关注的那些家电企业,其实并不是日本的核心企业。

  很少被人提及的是,丰田等三井财团成员其实是在三井协助下创办的。三井家族在日本做生意已经有三四百年历史了,跟中国近代史上的晋商处于差不多年代,模式也跟晋商相似。先经商,在商业资本获得市场以后,再加入金融资本,回头再反控或者说反哺产业,就像《乔家大院》的乔致庸,先搞贸易,再做钱庄。

  白益民在三井物产工作了12年,对日本财团的强大能量深有感触。三井物产是世界上最大的综合商社,是个产业组织者。在中国则没有这种角色,只有企业,而没有把企业再组织起来的企业,这样的企业一旦遇到危机,没有元首,没有利益共同体来救援,企业只能孤立应战。

  现在中国的体制是金融和产业相分离,是根据美国制度设计出来的。而在日本,金融和产业互相持股,白益民把它们的关系做了一个比喻:金融企业是父亲,综合商社是母亲,产业是孩子,三者组成了一个家庭。一旦遇到危机,这些财团内企业就形成了利益共同体,共生共荣,共渡难关。在中国体制内,父亲却不能给孩子输血,孩子也找不着母亲。

  除此之外,这些企业还有很多共同投资,比如三井物产有很多合资企业,它们形成了网状结构。每个企业在自己的产业链上规模已经很大,必定跟其他企业有很多业务交叉、股权交叉,在这样的情况下,所有企业都在产业链上互有关联,任何一个企业遇到危机,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本:求职前先了解职场礼仪
李大雨:日本人不再以加班为荣
“舌尖上的日本”日本品质节开幕 感受日本饮食文化魅力
日本新法给加班时间设上限
“小而精”的日本零售店
日本出现新年号预测热潮 “和”与“安”人气高
想辞职却不好开口?日本兴起代理辞职服务
徐伟信:丑闻折射日本企业文化背面
日本为何没有报考国家公务员热?
从埋头生产到注重体验——日本制造业顺势应变
看日本企业如何解决职工子女入托难:探访丰田幼儿园
日企为何偏爱存钱(经济透视)
日本制造业“堕落”了吗?
篡改文化战胜耻感文化 日本制造,想说爱你不容易
中年危机并非中国专属 日本:压力让你根本不需要闹铃
日本企业偏爱有经验求职者 助长员工跳槽风气
独特福利:日本公司为员工建墓地
日本传统雏人形如何适应新时代
一目十行!走近日本的三位“神级”刀匠
中国年轻人在日本看酱油里的创新
30多年过去,“日本模式”还管用吗?
调查:主管高龄化 日本中小企业14年后或消失
走下神坛的“日本制造”
日本“妻随夫姓”受更多质疑
日媒:盘点日本企业十大职场骚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