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资讯 >> 正文
日本家庭加大教育投资的背后原因

日本新华侨报网2月13日  2月10日,日本文部科学省公布的“儿童学习费调查”结果显示,2010年度,就读日本公立中学的学生,平均每人的校外补习班或者家庭教师的辅导费用达到了22万9千日元。即使是收入较低家庭,其支出也接近20万。

  问题在于,在日本这样一个讲究“教育公平”的社会里,为什么会出现如此高额的“校外学习费”支出呢?考量起来,有几个方面值得圈点。

  首先,日本是一个典型的“学历社会”。世人常说,“知识改变命运”。但在日本,常常出现“学历改变命运”的景象。通常来看,高中毕业后只要能够考入一流大学,大学毕业以后的就业、甚至进入企业以后的升迁,都会一路绿灯。据说,当年日本首相宫泽喜一就时常以毕业于东京大学自豪,与人谈话时总会问及对方的学历,当对方报出自己毕业于私立“双雄”之一的早稻田大学时,他也会不屑一顾地说:“私立大学怎么能够和国立大学相比。”这种“学历社会”的氛围,让每个家庭不得不付出努力,不得不去支付这笔看似额外的“学习费”。

  其次,日本特殊的“应试教育”使然。在日本,中学和高中,都有公立和私立之分。相对而言,公立学校只是按部就班地依照教学大纲完成教学任务,并不刻意追求升学率。但是,“学历社会”之弊,让私立学校进行的就是“应试教育”,无法进入私立学校的学生,只好在进入补习班和请家庭教师方面付出额外费用。由此,可以看出日本所谓的“教育公平”,并非是货真价实的“教育公平”。

  再次,这是家长们“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心理驱使的结果。望子成龙,望女成凤,与中国一样,日本的父母也心存此念。或者说,世上的父母心同此心。这样,当孩子没有考入私立学校后,自感“落后一步”的家长,就像通过让孩子参加校外补习、请家庭教师等手段,与那些考入私立学校的孩子们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他们当中一些人甚至不惜借债,也要送孩子进入补习学校。对此,只能说一句,“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第四,从这组数字当中,我们还可以看到日本家庭对教育的重视,对教育投资比重的提高。“穷什么,也不能穷了孩子”,这句话在日本的具体表现之一,应该就是额外“学习费”用的支出了。对此,还是应该给予肯定的。

  继之而来的问题是,尽管日本家长为上公立学校的孩子做出了如此的“牺牲”,但很多孩子考入大学以后并没有努力学习,而是把大学4年当作“人生最后快乐的4年”,导致日本大学生的“学习力”直线下降,家长教育投资的“净收益”也未必理想。对此,应该如何解决,日本社会尚无良策。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为何很多人都选择移居日本?
垃圾分类,我们该向“清洁之国”日本学什么
社会变革下,日本努力提升教师地位
日本人频夺诺奖的秘密:就差钞票上印“好好学习“了
国民收入差距越来越大!来,看日本是如何根治的?
【推荐】畅销日本15年经典生命教育绘本《生命可以看见》
日本的素质教育,对学生的成长结果怎么样?
日本为什么没有留守儿童?
日本提升职业教育地位的实践
“贤妻良母”的生成史:作为一种文化符号的日本女性
“防灾减灾”——日本青年教你怎么做
颜值与实力并存 日本的“北大”为什么如此受欢迎
人是资源不是负担——日本为何没有留守儿童
河北文化使者寇学臣 日本展台授艺
日本历年诺贝尔奖得主的教育背景大盘点
日本人为何能拿这么多诺贝尔奖?背后8大教育启示令人深思
为留住乡村教师,日本做了啥
城会玩:日本开发员工教育手游 含800道谜题
日本:报纸王国的秘籍
日本消防站建得这么美,是想让人更了解这片世界
日本“余裕世代”的苦恼和困惑
日本的防震减灾教育体系
开在寺庙里的幼儿园,给日本带来了全世界最高的识字率
在日本“防灾达人”是如何炼成的?
日本:从“文系社会”到国立大学裁撤文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