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因深受中国影响,而发展出自成一格的饮茶文化。宜兴紫砂输入日本,始于江户时代(1600-1867)末期,被称为「东洋装」,或径称「朱泥器」,凡镌有「惠孟臣」、「陈鸣远」等款识的小壶,特别受到欢迎。善于模仿学习的大和民族,当然也曾对宜兴紫砂壶进行临制。万延、文久年间,日本常滑医师平野忠司酷爱宜兴紫砂陶,鼓励、指导陶工片冈二光试制紫泥,为常滑生产朱泥陶器奠定了基础。迄今,平野忠司仍被尊为常滑朱泥陶之创始祖。约在明治十年,常滑陶工鲤江高须,极为欣赏宜兴手工打片镶接成型的技巧,乃聘请紫砂高手金士恒和吴阿根,至日本传授紫砂制壶技艺,参与习艺的先后有鲤江方寿、杉江寿门、伊奈长三郎、上村白鸥等人,这是宜兴壶艺传入日本的开始,他们的作品迄今仍被珍藏于常滑陶器馆。其中金士恒更是中国紫砂技艺传入东瀛的重要人物,金氏为中国安徽铜山县人。他受邀访问常滑,使得当地的朱泥技术更上层楼,出现了小型精巧的作品。据说是日本制作宜兴风的朱泥茶壶之始。在文献着录方面,于1867年出版的《铁斋茶谱》一书收录了三十九件文化、文政年间输入日本的茶具,为日本最早的紫砂茶具图谱。另一册广为中国紫砂收藏家熟悉的是,东京著名陶艺鉴赏家奥玄宝(兰田)集录的三十二件茗壶,于明治四年出版了《茗壶图录》两卷(下图即为其书影),书中所阐述的观点与中国本土几无二致。从源流、式样、形状、流把、泥色、品汇、小大、理趣、款识、真赝、无款、衔捏、别种、用意共十四章,作为茶具价值的基准如何定位,以及了解当时的审美观、茶风,是中、日紫砂交流史的重要着录。 |
中国紫砂与日本的跨海壶缘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唐宋茶在日本的传播
茶道表演、饭团制作、金枪鱼分解……从“吃喝”体验日本文化
日本茶道文化,原来是这样的
走近禅茶文化 走近传说中的日本茶道之源
余杭径山茶宴 实是日本茶道的老祖宗
日本茶道的精神:源于中国,却具有日本民族味
在日本茶馆一个人喝下午茶的体验
南宋时茶道如何传入日本
钱锺书:日本茶道无聊之极!
日本茶道第一人,用一生唤醒人们朴拙的审美情趣
日本决定将茶道和盆栽作为申遗对象 和服等待选
日本决定将茶道和盆栽作为申遗对象 和服等待选
日本煎茶道与中茶博合作20周年:文化共通 共同传承
日本茶道鼻祖千利休有什么样的传奇人生经历
日本“七五三茶会”实现“全民茶道
日本关西茶道家族藏宋元明清花器现北京保利秋拍
在日本喝抹茶
孙机:中国茶文化与日本茶道
都说日本抹茶道源自中国,这是真的吗?
孤独难耐的时候,日本人喜欢去做一件事
从闽东追寻日本茶道的历史起源
日本文化的那些事儿:日本学生制服
从日本茶道发展看茶与禅的关系
在日本“跪”着喝茶
日本的茶道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