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资讯 >> 正文
让中国加深日本文化了解

    继2007“中日文化体育交流年”之后,中日双方又将2008年指定为“中日青少年友好交流年”,从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的“破冰”之旅,到温家宝总理的“融冰”之旅,再到福田康夫的访华,中日关系正在朝着好的方向发展。3月5日,记者走进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事务所——专门从事文化交流的政府机构事务所,了解了它的职能及运作情况。

    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的前身是1972年为了推进日本的国际文化交流事业,而设立的作为专门机关的外务省管辖的特殊法人,2003年10月2日起变更为独立行政法人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它是以政府出资作为财政基础,以运用政府资金获得的收入,从政府处得到的运营补助金和民间的捐赠作为财政补充。

    据介绍,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事务所以对国际文化交流项目的综合、有效开发为目标,主要活动由文化艺术交流、日本语教育、日本研究和知识交流三大类组成。在这一目标的指引下,2007年他们和日本国内的一些团体先后举办了一系列的文化交流活动,让更多的中国人了解了日本文化。

    2007年3月,现代日本民乐乐队Rin’(凛)音乐会先后在北京、上海、西安举行。Rin’以其精湛的技艺,独特的曲风,为中国观众呈献了一场又一场视听盛宴。9月,为纪念中日关系正常化35周年,“美丽新世界”当代日本视觉文化展举行,涵盖了媒体艺术、建筑、时装、漫画、动漫以及当代艺术诸多领域。这是在中国举办的首届综合呈现1990年代以来的当代日本文化的展览之一。本次展览展现多层面的视觉表达,并从多个不同角度探索当代社会。

    在知识交流方面,2005年,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发起“中国高中生长期访日项目”,旨在向中国高中生提供为期约一年的访日机会,使之通过在日本的实际生活对日本的社会和文化有所了解。基于中日两国政府的共识,2006年“中国高中生长期邀请事业”首次作为一项事业开始了。2007年7月,35名高中生在经历了一年收获丰富的留学生活后回中国;2007年9月,37名来自中国吉林省、山西省、浙江省、重庆等8个省市的高中生又飞往了日本。 

    继成都“中日交流之窗”2007年4月在四川中日友好会馆内正式设立之后,“长春中日交流之窗”将于2008年5月开放。

    事务所的项目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在上个世纪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之初,日本动画片、电视剧的进入受到了中国人民热烈的欢迎和追捧,日本的流行文化在中国得到了很大的反响。到90年代以后,中国开始接受来自更多国家的多样性文化,日本流行文化似乎得到了消弱,但事实上,“我们由衷地为中国感到高兴,因为只有接受了不同的文化,精神世界才能更加丰富,才有更好的审美取向,也对我们的流行文化是一个促进和提升”。
“通过综合并有效地开展国际文化交流事业,加深各国对日本的了解,增进国际相互理解,在文化和其他领域对世界做出贡献,以有助于建立良好的国际环境和维持并发展和谐的国际关系”,这是《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法》中第三条规定的内容。当记者走出日本国际交流基金会北京事务所的时候,心中默默祝福该基金会,愿他们为中日文化交流做出更大的贡献。

文化录入:贯通编辑B    责任编辑:贯通编辑B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三十年前的日本人和今天不一样
日本人为什么好“色”:色到极致,便成为一种“道”
徐伟信:丑闻折射日本企业文化背面
“抱云堂吟草——言恭达书法艺术展”在日本东京举行开幕式
茶道表演、饭团制作、金枪鱼分解……从“吃喝”体验日本文化
“日本当代文化思想译丛”传播日本民众反战呼声
27000美元买俩甜瓜 揭秘日本“奢侈水果”文化
日本将向海外派遣园艺师 支援修复当地日本庭园
日本文化推广活动在北京举行 “工匠精神”得到宣传
中国古诗词浸润日本文化 "汉诗热"渐升温
阳明心学是对日本近代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
日本庭园火遍全球,可与中国园林媲美
现代日本艺妓真实生活 惊人一幕曝光
虹端和宿:在CBD感受日本传统文化
日本文化的那些事儿:日本学生制服
日本的特殊文化女仆日 众妹子齐穿性感女仆装
【日本零距离】独具魅力的日本活动偶人
日本男女混浴的历史与复兴
以平常心看待日本文化 
日本隐形“贱民”近300万 世代从事“不洁”工作
【犄角旮旯看日本】让外国人跌眼镜的日本“怪象”
涨姿势!“竖中指”在日本文化中指代兄弟
日本现代化的“个性”
中国媒体人:日本就像中国的一面镜子
日本的“千年神物”和纸 被细分成上万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