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多数人崇尚“神道”,这一古老宗教在历史上曾经受到外来信仰的冲击,在明治复兴时代被明治政府暗地里强制奉为国家宗教。神道的大致定义便是:万物有灵。日本人相信kamisama(日语中是“神”的意思)存在于每一个有生命的生物上,当然有时候也会有非生物包含在内的情况发生。 日本最古老的书——Kojiki,译为《古事记》,是神道的主要记载文本。如同希腊神话一样,这本书里描绘了世上存在着非常强大的宇宙生物,这些生物有时候小小的一个恶作剧,都会影响着世界,甚至造成很大的破坏。最令人难忘的一个故事就是关于日出日落的起因,太阳女神走出居住的洞穴,被描述成日出,而日落,则是因为一场舞蹈。一个不知名的女神在众神面前跳起轻佻的舞蹈(直白点就是猥亵眼睛的脱衣舞),其他神都在拍掌嬉笑叫好,太阳女神不忍直视躲进了居住的洞穴里,这就形成了日落。 虽然现代日本人的宗教信仰人数比例大跌(据日本媒体统计,坚持一种宗教信仰的人数比例不到30%,包含神道、基督教、佛教等),但国家却坚持组织相关传统庆祝活动,比如,每年临近春天,在京都以东的滋贺县大津市琵琶湖举行的日本三大节庆活动之一的“山王祭”。 在日本,山脉中被认为是有山神居住的,所以建了大约3800个山神神社,其中大津市的日吉大社是年代比较古老的一座神社。《古事记》记载其历史大约可追溯到公元8世纪。公元791年,当时在位的桓武天皇向日吉大社捐了供奉一男一女的两座可移动的小型神社,之后每年都为他俩举办一场活动,为的是祈求国家和平、农作物丰收。如今,在日本有60%的人是被终身雇佣的,他们会来此祈求得到一笔丰富的奖金。(在之前几个世纪,组织这个活动的官员会在现场用竹竿敲打对这俩神不敬地围观者,而现在没这么严了) 该庆祝活动会在四月份持续好几天,300名义工(其中大部分都是当地高中生)会在良辰吉日将这两座可移动的小型神社搬到位于山顶的日吉大社主楼上。搬运的义工们在围观人群的吼声及木板敲打声中前行,一公里的路程大概需要搬运一个小时左右。 到达山顶之后,意味着这一男一女的两个神祗相互结成配偶,之后举行一个类似结婚的仪式,而参加的人据说都会得到祝福。 在这天,两个神结合象征着会有新的生命诞生,而晚上的一个仪式则将整个庆祝活动带向高潮。 深夜,一群半裸的男性晃动着供奉神祗的轿子,来模拟女性分娩时的震动及痛苦。 这个无声犹如哑剧似的仪式,刺激了二十一世纪的日本,因为民众觉得整体出生率下降是个很严重的社会问题,所以在日本这么一个极度崇拜神祗的国家,这样一个祈求生育的古老仪式受到了不少民众的推崇。 图 | Reiko Yagi |
见识一个古老的日本生育仪式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相关文章
为何很多人都选择移居日本?
SNS助推霓虹文化,2020年日本最大规模推介活动12月启幕
电子印章风潮来袭?疫情或助日本告别“印章文化”
张梅:日本对外文化输出战略探析——多元实施主体与国家建构路径
感受下新拍的《三国》!日本痴迷该题材皆三国文化火爆
据说跑步在日本有很深的文化可以追溯到几百年前
日本社会强烈的“文化紧张”感从何而来?
日本毗沙门天雕像与中国文化渊源
云卷云舒凝聚东方神韵 “现代中国美术展·纸”日本开幕
京都铁道博物馆:日本游你不得不知道的铁道文化
台州与日本茶文化交流(当代篇 )
林胜煌、闵一鸣、林洲、王国建四人个展将在日本福冈展出
“十竹斋东方文化艺术周” 在日焕发中华传统文化生命力
《是面包,是空气,是奇迹啊》日本人痴迷捕鲸 到底是文化还是欲望
怪兽文化在日本流行60多年
日本长盛不衰的“三国热”
日本盆景大师馆落户如皋花木大世界
日本彩色动画电影开山作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致敬
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文化溯源
从“阿尔法狗”看日本文化的东进西行
世园会日本展园园艺文化融入“绿色生活”
探索日本奇葩“网吧文化”,跟国内的很不一样
安倍:新年号“令和”源自《万叶集》,象征日本文化与传统
日本为加班时长设置上限 应对企业“加班文化”
日本有一姓氏,说出名字之后,人们都误以为是中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