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研发与市场脱节 固步自封缺乏创新力
联想电脑进入日本家电市场,成为索尼最大竞争对手。图为顾客在选购联想电脑。 记者 田 泓摄
核心阅读
7月1日,从索尼分离出来的VAIO个人电脑业务正式由日本投资基金“产业合作伙伴”接手运营。当天,这家新成立的公司发布了3款新产品。
与此同时,索尼交出了一份令人沮丧的年报:2013财年,索尼的最终损益赤字为1283亿日元(约合12.6亿美元),占营业额七成以上的电子部门连续第十年亏损。曾经是技术革新领跑者的索尼,缘何逐渐落入颓势?其中的原因值得思考。
“工程师文化”一味追求技术极致,不善于了解市场的需要
亚洲开发银行研究院研究员邢予青告诉本报记者,索尼在电脑业务上的失败是必然的。日本并不掌握中央处理器、操作系统等电脑核心技术,又不具备制造成本优势。更重要的是,进入互联网时代以来,日本电子业就没有拿出过称得上“革命性”的新产品。
出身索尼的VAIO社长关取高行在记者会上表示:“将在追求客户需要的性能和设计的同时,保持成本意识。”今后,将专注于日本国内高端市场,力争在2015年实现30万台至35万台的销量目标。
今年2月,索尼宣布出售个人电脑业务,加快重组步伐。1996年索尼与微软和英特尔联手开发的VAIO个人电脑曾经创下年销售量870万台的辉煌,被视为索尼走出家电领域进军信息技术领域的象征。随着以联想为代表的廉价个人电脑和以苹果为代表的平板电脑的崛起,一向走“高大上”路线的VAIO节节败退,市场份额停留在2%,排名世界第九。
如果用对比的眼光看,日本电子业的颓势就更加清晰了。2013年,韩国三星电子的营业利润为3.69万亿日元(约合361亿美元),而日本索尼、松下、东芝、夏普等8大电子巨头合计营业利润不足2万亿日元(约合196亿美元)。
当年,苹果公司创始人乔布斯满世界要找一块既轻巧又容量大的内存,结果终于在日本找到了。日本手握“秘笈”,为何生产不出受欢迎的产品呢?邢予青认为,日本电子产业整体上还是有好技术的,但是,日本企业的“工程师文化”一味追求技术极致,不善于了解市场的真正需要。索尼曾想通过三维电视机来挽回颓势,但谁会喜欢戴着眼镜看电视?日本的电子产品普遍功能过剩,却并不受日本以外的消费者欢迎。
邢予青刚买了一款日本某品牌的高级照相机,结果发现,操作界面极其复杂,很不好用。“你想想,全世界能有几个顾客能像日本人一样耐心地读完100页的说明书?”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