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0年9月起的一年时间中,笔者以日本笹川医学奖学金制度研究者的身份,在日本东京的昭和大学形成外科(即整形外科,下同)作访问学者。通过耳闻目睹以及查阅交流,初步了解日本的医疗环境,也切身体会日本的社会和文化。在这里把一些感性认识略作总结,跟大家一起分享。
日本的医疗环境到底怎么样?一般人都会有印象,“很好”。的确,在近期美国《新闻周刊》评选出的“世界最好国家排名”,其中列出医疗、经济活力、教育水平,政治环境、生活质量五大衡量标准。日本在大型国家排行中,医疗和教育均排在第一位,生活质量排名位居第四。日本人均寿命为82岁,日本女性平均寿命86岁(日本女性是世界上最长寿的女性)。如何解释日本人的长寿?日本医疗环境好在哪单?又是如何值得我们借鉴?
首先一点不容置疑,日本在政府投入上比我们多,每年公共医疗财政支出超过年度财政收入的1/6,而我国相应的比重则不到1/20。当然,鉴于目前国情现状,这不是我们讨论的重点。我们把目光放在日本的医疗结构与体系,从中获取我们有能力借鉴的地方。
医生在日本属于收入较高的人群,但是医生的付出也是相当大的。由于周末基本上都要打工,所以一周下来几乎没有休息的时间,像我的一个朋友,他每周只有周三下午有半天休息时间,而且还要是在上午的工作不太忙的情况下才有。而且每天基本上要工作十三、四个小时,一般要到晚上10点以后才回家。当然,个人觉得工作量其实不见得比国内的医生大,但是同样的工作他们会做的更加认真和细致。
但是日本的制度上却并不是多劳多得。在大医院,医生每个月的工资是基本固定的,同级别医生的工资也基本上是一样的,没有任何额外的提成。而且更加残酷的是,日本医局的编制非常的死,拿我所在的形成外科(整形外科)来说,医局编制有教授(主任)1人、准教授(副主任医师)3名,讲师(主治医师)3名,从前定下来这个数字,就一直都没变。在日剧《白色巨塔》里我们看到,東教授到年纪退休了,对于还颇年轻财前医生简直是天赐良机。的确是这样,日本的教授(主任)没有定期换届选举,除非有人事变动否则就干到退休。不仅如此,准教授和讲师也一样,就3个位置,没人退出的话就谁也别想进来。医局里就有一38岁的医生还在从事住院医工作,参与轮转,等待着哪家医院有讲师的空缺。当然,要维持当前的位置,也需要一定的考评。这个考评的门槛因医院和大学而异,国立或公立大学要求高一些,而我所在的昭和大学属于私立大学,经营理念就是以临床为主,所以他们对研究的要求不太高,职称门槛居然比国内还低,据了解,除了完成规定的诊治量以外,对讲师的要求仅仅是4年内出3篇文章就可以,而且还是不论第几作者,和没有影响因子分数要求的文章!
[1] [2]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