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资讯 >> 正文
日本近四成地震灾民感觉人情淡薄

(资料图片)
(资料图片)

  据日本新华侨报网3月6日报道,日本“3 11大地震”后,象征着人与人、人与地域之间情感联系的一词“纽带”被广泛使用开来。“纽带”甚至被选为日本2011年度汉字。在前往东北的旅途中,在标语中也不难发现其身影。但是日本东北灾区群众对“纽带”含义的理解究竟又能达到什么程度呢?NHK的一份调查结果显示,3个灾民中就有超过1个人以上感觉到“纽带”没有加强,人情反而变得更加淡薄。

  据日本NHK电视台消息,为了解日本东北灾区民众如何理解“纽带”的真正内涵,NHK对岩手、宫城、福岛三个灾区县各600名灾民开展了一份问卷调查。

  根据调查结果显示,在避难所,灾民之间相互照顾、相互慰藉,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虽然有所增强,但另一方面,有38%的灾民认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反而变得更加薄弱了。相当于每3个人中间,就有超过1个人感到人情淡薄。

  而出现此种情况的原因是地震发生之后,很多灾民妻离子散,家不成家,原先的生活环境已经完全改变。而生活环境的巨变则会给人带来深刻的影响。灾民反而可能会变得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他人接触,慢慢就和周边疏远起来。同时,因为灾民们遇到经济危机。相当一部分灾民在大地震后失业而失去经济生活来源。灾民在经济收入上产生了差距,心理上也会出现不平衡,人际社会关系则变得更加糟糕。

  根据调查结果,日本相关专家表示,灾难不只是剥夺了灾民的家,更是剥夺了灾民之间人与人的关系,剥夺了灾民对于未来的希望。因此,贴近理解灾民的思想感情固然是非常重要,为灾民创造出未来的生活目标和希望则更是关键所在。只有如此,灾民之间才能真正生出情感的“纽带”。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关于灾难的记忆正在风化 
东日本大地震导致灾区家庭暴力频发
日本的震灾志愿者是如何工作的
日本震后复兴缓慢惨景四处可见
日本成人电影公司趁火打劫去灾区找女优
日本灾后重建为何这么慢
日本冈山县推出“风铃电车”盼望灾区早日重建
日本灾区有一半的学校没有避震教学
日本《环境白皮书》呼吁用可再生能源重建灾区
日本京都清水寺一尊用海啸灾区松木雕凿的佛像公开亮相
日本JR让蒸汽机车D51在震灾区亮相
日本已将大地震造成的垃圾总体清理了12.3%
日本地震灾区种植中药推动重建 首先打造当归品牌
日本“骑自行车穿越灾区宣传旅游活动”启动
日本部分灾区解除警戒允许回家
日本研学与地方联手全力支援灾区重建
日本最古老的爵士乐咖啡馆和灾区同行联手重新开业
日本各地支援灾区出新意 鲤鱼旗逆风飘扬祝福东北
“巧克力工厂”不是日本真正的威胁
核事故阴影将笼罩日本数十年
不要忘记日本灾区不要忘记福岛核事故
在日本目睹大地震周年祭
日本大地震周年启示:科技愈发达 社会愈脆弱
日本陷入核信任危机 民众称无政治人物值得托付
日本纠结度过地震周年 重建步伐被批如“婴儿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