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资讯 >> 正文

关于灾难的记忆正在风化 

作者:佚名  来源:文汇报   更新:2015-3-5 16:07:39  点击:  切换到繁體中文

 

原标题:关于灾难的记忆正在风化(附照片)


3月,是日本最浪漫的时节。樱花自南向北盛开列岛,漫天粉红弥漫着春的味道。


大地震、海啸、核事故。若非四年前发生了那场惨烈的灾难,3月11日只是季节风物诗里的寻常一日。还有不到一周,日本将迎来“3·11”东日本大地震海啸四周年纪念日。从那些变与不变的风景中,我们或许可以瞥见人类与灾难的共存,自然与文明的博弈。


地理与心理的双重重建


在“那一天”过去的第四个年头,常磐高速公路的全线开通,被视为一个重要符号。3月1日,由常磐高速公路开往东北灾区的车辆排起了长队。《每日新闻》摄影记者梅村直承见证了“通车”的时刻。在他看来,公路旁依旧显出几分苍凉,“周围尽是除污废弃物的处理场所,还能看见福岛第一核电站”。


以东京都为起点、仙台市为终点,贯穿南北的常磐高速公路,在1970年规划之初即承担了促进日本太平洋沿岸地区的经济发展愿景。2011年东日本大地震之后,受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影响,福岛县内常磐公路郎江至常磐富冈匝道段工期滞后,直到今年3月1日才全线通车。至此,全长约300公里的常磐公路全线通车。


对东北三县灾区而言,常磐高速公路所象征的地理上的联结,是期盼已久的“甘霖”。灾难造成的交通不畅,一度使灾民们感觉“被遗弃在荒凉的孤岛”。而据东日本高速公路公司透露,此次开通的区段长14.3公里,大半经过辐射量较高的“返家困难区域”。道路两旁及匝道口设置了显示辐射量的电子屏。福岛县知事内堀雅雄相信,东北高速公路与首都圈-仙台圈这一交通动脉相连,将会加速灾区复兴,“带来灾民们期待的明天”。


另一件令灾民们牵挂的事则是“奇迹之松”的结局。在岩手县陆前高田市,有着被誉为日本百景之一的景点“高田松原”。自江户时代开始培育的七万棵白沙青松作为防潮林,绵延两公里。然而四年前的海啸过后,整片的高田松原仅剩下一棵顽强的百年老松。这棵树龄超过250年、高达10米的松树被称作“奇迹之松”,成为幸存者重建生活的希望。近年来因根部受到海水腐蚀而溃烂干枯,“奇迹之松”最终难逃衰亡。


陆前高田市最终忍痛将其砍下,并委托万宝龙日本公司利用残存木材制成钢笔,“使人们铭记灾难”。这批具有特殊意义的钢笔每支定价为48.1万日元,共113支,象征“3·11”,将于3月11日正式上市,收入的五分之一将返还给受灾的陆前高田市。


一些灾民表示理解政府的决定。“我们曾经从垂死的松树上嫁接出四棵小松树,取名为'延续'、'忍耐'、'生命'和'维系'。”一名灾民在社交网站上写道,“我想,这便是'奇迹之松'与我今后人生的联结。它将一直存在。”



 


灾难记忆应是“负面遗产”


原原本本地接受,安安静静地凝视。这是灾难幸存者透过镜头告诉摄影师高桥邦典的“共同语言”。他曾在灾难发生后第一时间赶往现场,用镜头记录了人们面对灾难的瞬间。“前所未有的大地震和海啸突然袭来,没有给人们任何心理准备的时间,就这样夺走了家人和房屋。之前'理所当然的平常生活'在一瞬间化为乌有。一般人想必都会因此深受打击。我在东北地区遇到的人们恐怕也是如此。但他们好像也知道,光难受无法前进。”后来,高桥出版了《地震那一天》。“还有许多遭遇比自己更悲惨的人,我必须振作起来……”令高桥始终难以忘怀的是,他所遇到的人们这样对自己说着,重新站起来,振作起来,同时不忘“对他者的思念”,继续保持自尊。


高桥看到和记录的“灾后故事”,同样可以在新闻报道中找到类似的版本。总部位于宫城县仙台市的《河北新报》在“3·11”后的每个重要节点都推出了大篇幅的特别报道,比如今年的《挽歌的名字:祈祷与震灾》、去年的《沿岸部的减少,深刻化》、前年的《报道减少,风化的悬念》等。相对于日本几大主流媒体今年在这一议题上的“平淡”,以《河北新报》为代表的东北地方媒体则显现出坚韧的连续性。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除了灾区自己,灾难记忆的风化貌似只是一个时间问题。


《朝日新闻》2月的一项调查证实了这一点。近七成的受访者承认,自己对于“3·11”及灾区现状的关心正在逐渐淡漠。“东京现在几乎听不到讲福岛的言论”、“慢慢地,福岛所经历的悲惨往事会被淹没在一个又一个新话题中吧……”一些受调查者坦率地说。


对不曾目击灾难的大多数“旁观者”来说,灾民们的遭遇是自己永远无法感同身受的“彼岸”。因此,一直居于“此岸”的人们处于“记忆风化”的倾向之中。“必须阻止灾难记忆风化。”批评家东浩纪认为,灾难记忆是一项“负面遗产”,有着重要的现实价值:提醒人们居安思危;更重要的是,记住那些伤痛,对受灾人们而言是尊重与支持。他主张在全国推广“黑色之旅”,鼓励更多过着“平常日子”的人去东北灾区看一看。


复兴绝非想象得那么容易


作为一个地震等自然灾害多发国,从废墟上站起来,日本人并不陌生。“3·11”发生后,日本于2011年当年制定了一个为期十年的灾后复兴计划。财政支持方面,在前五年的集中复兴期,日本政府筹措了25万亿日元的重建资金。次年2月,日本设立复兴厅,专责协调和推动重建和复兴工作,为复兴灾区提供了制度支持。


 


一些迹象表明,灾区似乎走上复兴之路。据日媒报道,岩手、宫城、福岛三县2014年的贸易额已恢复到灾前2010年的同等水平,设施的修复和重建需求使进出口同时呈现稳健增长趋势;工业生产恢复到了地震前的生产水平;农田和水产加工厂也恢复了近七成的水平;岩手和宫城的地震瓦砾等废弃物处理已基本完成;教育和医疗设施已经全部修复。


然而,复兴并非易事。著名媒体人船桥洋一认为,“如果说海啸、核电站事故以及放射能污染问题是横向的连锁危机,人口减少、财政危机、地方疲敝是纵向的连锁危机的话,东日本大地震正是在这样一个横纵交叉的连接点处爆发的。”这场“横与纵的复合型连锁危机”,带来难以想象的巨大挑战。帮助福岛核事故灾区疏散居民返家及今后的复兴财源确保等课题堆积如山。


共同社的调查显示,截至2014年9月,岩手、宫城两县的公营灾民住宅完成率仅为14%,而今年3月预计将达到38%,2016年3月将达到72%。另一方面,居住环境改变后邻里交往减少、老年人被孤立的情况也日渐引发担忧。在核事故灾区,被解除疏散指示的地区的居民返家是一大课题。产业复兴任务也依然严峻。调查显示,目前灾区销售水平达到震前水平的企业比重仅为40.3%,水产业的销售额仅恢复到震前的30%,观光业销售额比地震前下降了20%。


此外备受关注的是日本政府通过增税等确保的25万亿日元重建资金将在2015年度用尽,2016年度以后的情况难以预见。灾区希望得到充足的财政支援,而财务省则希望减少支出。夹在两者之间的复兴厅将面临艰难的协调工作。结合日本宏观经济形势,著名经济学家竹中平藏表达了他对复兴的三大担忧:电力不足成为瓶颈、中长期的经济改革或面临滞后、产业空洞化的风险。(记者 吴宇桢)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文化:

  • 下一篇文化:
  •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日本百人寒冬泡冰水 祈新年身体

    日本的“混血”文化与“拿来主

    日本女来中国后被彻底征服 嫁给

    日本女孩冬天穿冬裙露大腿内幕

    各地的女生对爱人们的叫法,日

    16个在日本才能享受到的超人性

    广告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