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资讯 >> 正文
3·11东日本大地震一周年:北国之春的伤感



    去年3月11日,中国游客李锡珑刚刚抵达日本,即遭遇了日本“史上最强地震”。那一天,她开设了自己的微博,名字为“亲历日本大地震”,一直沿用至今。当时身在灾区的人们经历虽各不相同,但那场惊天动地的灾难无一例外地更新了他们的人生感悟。 

    从岩手县近海到茨城县近海大范围的断层位移,9级地震以及随之而来的海啸、核危机,让东日本许多地方变成了肃杀的战场,整饬的城镇乡村成了废墟,1.58万余无辜生命顷刻凋零,另有约3300人至今下落不明。 

    在这场灾难中,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莫过于日本人的冷静、克制和奉献精神。一位美国人在《纽约时报》表达了他对日本人的敬重:(地震之后)我们要观察的是日本的人民,他们坚韧、淡定、坚守秩序,洋溢着高贵的气质。日本人常常用一个词“我慢”(忍),英语里没有一个严格意义上对应的词,有点类似于toughing it out(勇于承受、坚持到底)。 

    生死荣枯变迁倏忽,但随之而来的重建却和忘记伤痛一样困难。《北国之春》歌声犹在,只是对于许多灾民来说,这首民歌里令人思念的姑娘和亲人 ,已是阴阳两隔。昔日的温泉酒店变成了一堆清不掉的废墟,灾区避难所里50% 的人处于休业和休假状态,游荡于酒馆和游戏厅。政府没有土地建造安置房,失去了家园和工作的灾民,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故乡,悲伤的情绪在蔓延 ,正如李锡珑在日记中说:“正在用尽力气往前奔的人生一下子变得恍惚了。” 

    地震周年,虽然李锡珑的人生不再与日本灾区有交集,但是依旧有一拨又一拨的中国人前往日本。但愿,当心有余悸者故地重游不再满目疮痍,毕竟给人印象深刻的除了地震海啸,还有繁荣国度的欣欣向荣! 

    万物历秋冬而孕育重生。三月,樱花必将依旧绚烂,生生不息,处处都有重生的奇迹。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关于灾难的记忆正在风化 
东日本大地震导致灾区家庭暴力频发
日本的震灾志愿者是如何工作的
日本震后复兴缓慢惨景四处可见
日本成人电影公司趁火打劫去灾区找女优
日本灾后重建为何这么慢
日本冈山县推出“风铃电车”盼望灾区早日重建
日本灾区有一半的学校没有避震教学
日本《环境白皮书》呼吁用可再生能源重建灾区
日本京都清水寺一尊用海啸灾区松木雕凿的佛像公开亮相
日本JR让蒸汽机车D51在震灾区亮相
日本已将大地震造成的垃圾总体清理了12.3%
日本地震灾区种植中药推动重建 首先打造当归品牌
日本“骑自行车穿越灾区宣传旅游活动”启动
日本部分灾区解除警戒允许回家
日本研学与地方联手全力支援灾区重建
日本最古老的爵士乐咖啡馆和灾区同行联手重新开业
日本各地支援灾区出新意 鲤鱼旗逆风飘扬祝福东北
“巧克力工厂”不是日本真正的威胁
核事故阴影将笼罩日本数十年
不要忘记日本灾区不要忘记福岛核事故
在日本目睹大地震周年祭
日本大地震周年启示:科技愈发达 社会愈脆弱
日本陷入核信任危机 民众称无政治人物值得托付
日本纠结度过地震周年 重建步伐被批如“婴儿小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