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贯通日本 >> 文化 >> 其他 >> 正文
守住幸福的日本企业

 

 第二项经营方针就是“不树敌”。

  经营一家企业时,经常会遇到“敌人”,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同业者。虽说同业者也是同伴,但是现实中在为客户报价时,势必引起激烈的竞争。被客户采用的一方是“赢家”,未被采用的就是“输家”,这便是所谓的商战。

  因此对许多企业来说,同业者不仅是竞争对手,也是商场上的敌人,踩着别人往上爬的公司不可胜数。换句话说,恶性竞争之下,自己的公司生意兴隆,但背后却有别的企业或其他人为此而哭泣。

  “不树敌”,就是不做恶性竞争。这也是伊那食品工业所主张的“创造一家好公司”其中一个部分。

  如果希望“所有与公司相关的人,都能够由衷地赞美‘真是一家好公司啊’”,那么就应该不分同业、异业,无论男女老幼,都能有所同感。

  而不做恶性竞争,就是不打价格战。该如何落实这项主张呢?

  伊那的方法就是开发世界唯一的产品,致力于创造世界上不曾有过,或是其他公司做不出来的产品,顺应、满足顾客的需求,如此一来便不可能出现敌人。因为仿冒、实施价格战、品质战,这类的经营都势必会树敌。

  还有一种可能的敌人,那就是下游厂商,也就是承包大公司的前置作业或委外加工业务的公司。

  我最近经常访问一些下游厂商,他们对发包商、母公司都心怀不满。因为许多大公司总是一副高姿态,强迫他们降低成本,而且不提供任何理由。

  承包的时候,发包商说“一小时就够了吧”,自己当下也认为“应该可以”,便一口答应接了下来,结果却花了两小时。如果是低单价的产品,那也无可奈何。

  不仅仅如此,有些企业一副“好心让你们分担工作”的样子,强迫下游厂商接单。接下工作的公司却必须熬夜、马不停蹄地赶货。好不容易如期交货,对方却马上又下单,还说:“上次就是这个金额、这个期限,这次也应该没问题吧。”无理的要求没完没了。所以下游厂商心里当然会产生反弹:“可恶,走着瞧!”被当做敌人也是很自然的事。

  为了不与下游厂商为敌,就应该体谅他们的心情,要有与他们共同努力的决心,建立起双赢的关系才行。正因为双方在获益程度上有落差,如果不能做到两全其美,就很难长期合作下去。

  因此,伊那“不树敌”不仅仅是避免与人竞争,对下游厂商也付出充分的关心。对那些很努力,却没有获得适当利益的下游厂商,会主动提出:“这个单价不太合理吧?”反过来替他们提高单价,或者建议对方如何提高获利。

  如此一来,下游厂商也能由衷感叹:“那家公司真的很好,我们愿意为他们更努力。”别家公司的员工为自己的公司拼命努力,还因此而增加收益,两边的员工和他们的家人自然可以获得幸福。

上一页  [1] [2] [3] [4] 下一页  尾页

文化录入:贯通日本语    责任编辑:贯通日本语 

  • 上一篇文化:

  • 下一篇文化:
  •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相关文章

    日本:求职前先了解职场礼仪
    李大雨:日本人不再以加班为荣
    “舌尖上的日本”日本品质节开幕 感受日本饮食文化魅力
    日本新法给加班时间设上限
    “小而精”的日本零售店
    日本出现新年号预测热潮 “和”与“安”人气高
    想辞职却不好开口?日本兴起代理辞职服务
    徐伟信:丑闻折射日本企业文化背面
    日本为何没有报考国家公务员热?
    从埋头生产到注重体验——日本制造业顺势应变
    看日本企业如何解决职工子女入托难:探访丰田幼儿园
    日企为何偏爱存钱(经济透视)
    日本制造业“堕落”了吗?
    篡改文化战胜耻感文化 日本制造,想说爱你不容易
    中年危机并非中国专属 日本:压力让你根本不需要闹铃
    日本企业偏爱有经验求职者 助长员工跳槽风气
    独特福利:日本公司为员工建墓地
    日本传统雏人形如何适应新时代
    一目十行!走近日本的三位“神级”刀匠
    中国年轻人在日本看酱油里的创新
    30多年过去,“日本模式”还管用吗?
    调查:主管高龄化 日本中小企业14年后或消失
    走下神坛的“日本制造”
    日本“妻随夫姓”受更多质疑
    日媒:盘点日本企业十大职场骚扰